早知有隴南,何必下江南。近日,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縣委書記王福全走進《300秒看家鄉》節目,引領觀眾一同賞千年銀杏、品金徽美酒、跨青泥蜀道、吟李杜詩篇、尋鄉愁記憶。
徽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西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東臨秦川,南通巴蜀,素有“隴上鎖鑰”和“金徽縣”之美譽。王福全介紹道,全縣聚焦“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發展定位,着力打造農業大縣、工業強縣、文旅名縣,努力形成以“農”為基礎,以“工”為支撐,以“綠”為底色的發展氛圍,加快建設現代化新徽縣。
這裡有“一片田”穩固基礎。徽縣地處徽成盆地,氣候濕潤,土地肥沃,耕地面積51.7萬畝,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徽縣以創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為引領,重點培育蔬菜、食用菌、養殖、苗木四大主導産業,大力發展經濟林果、中藥材、制種、烤煙等區域産業,富民産業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建成國家級生豬産能調控基地3個,生豬飼養量躍居全省前列。
這裡有“一壇酒”聞名遐邇。徽縣被中國酒業協會評為“世界美酒特色産區·中國秦嶺南麓白酒之鄉”,金徽酒被譽為長江酒廊最深處的一杯美酒。全縣形成了以金徽酒為引領,白酒釀造、有色冶金、新型建材、農特産品加工等多元發展的工業體系。目前,有主板上市企業2家,全省百強民營企業4家,規上企業20家,規上工業增加值佔比達全市三分之一,正在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這裡有“一座山”拉高標杆。徽縣礦産資源富集,有鉛、鋅、鐵、金等4大類22種,鉛鋅産業約佔工業經濟總量的55%。徽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礦區整合升級、資源綜合利用等一批投資數10億元的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金徽礦業國家級綠色礦山標注了生態徽縣、綠色崛起的發展新高度,順利入選了全國首批生産礦山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徽縣成功入選全省首批“兩山”實踐創新基地,被自然資源部評為“自然資源集約節約示範縣”。
這裡有“一棵樹”提亮名片。徽縣位於嘉陵江源頭,嘉陵江大峽谷所處的南部旅游資源富集,既有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靈秀。田河村153棵千年銀杏古樹,被中國林學會評為“中國最美銀杏村落”。徽縣借銀杏之魂,做活山水文章,全力創建嘉陵江峽谷群5A級景區,連續舉辦蜀道·青泥嶺山地挑戰賽等品牌賽事,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産業。目前,已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3A級旅游景區4個。
這裡有“一首詩”吟古頌今。詩仙李白在徽縣青泥嶺上留下千古名篇《蜀道難》,寫盡了青泥嶺蜀道異常難行之狀。如今,徽縣區位優勢更加明顯,距離隴南機場25公里,寶成鐵路、十天高速、兩徽高速穿境而過,天隴鐵路正在加速建設,天成高速即將開工,國道316線縱貫全境,已經形成了內暢外聯、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
節目錄製期間,王福全與《300秒看家鄉》節目組負責人共同探討如何利用好&&的優勢,為徽縣的獨特文化宣傳推廣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交換了寶貴意見。在節目尾聲,王福全真誠邀請全國的朋友們相約徽縣,不見不散!
為全面展示各地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成果,推動文化産業與地方經濟互促發展,新華網策劃推出了《300秒看家鄉》公益活動。活動通過邀請發展具有新亮點、新成就和新經驗的城市主要領導參與節目錄製,推介家鄉之美,助推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