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館“奇妙夜”中點亮好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5 08:08: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科技館“奇妙夜”中點亮好奇

字體: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不少科技館推出了形式多樣的“夜游”服務,科技館“奇妙夜”成為不少觀眾同家人朋友共度佳節的新方式、新風尚。

  科學奇幻精彩紛呈

  晚上的科技館,有哪些不一樣?

  家住上海張江科學城附近的劉女士很有發言權。平日裏,她常帶着兩個女兒去上海自然博物館“遛娃”,這個國慶假期,丈夫還有工作在身,一家人無法出遠門。當得知上海自然博物館延時開放的消息後,她馬上給一家四口預約了行程。

  “以前我帶孩子夜游過博物館,但在國慶假期中夜游這還是第一次。”劉女士對記者説,“孩子們都覺得這種體驗很奇妙,能探索恐龍的奧秘,也能仰望星河的深邃。她們玩得盡興,我們也很開心。”

  科學之光,讓夜色中的城市更加迷人。圍繞重磅展覽“中國恐龍大展”,上海自然博物館連續7天上演“國慶中國龍奇妙夜”特別活動,將博物館的夜晚變成一座活力四射的“沉浸式科學實驗室”。

  活動期間,上海自然博物館專為不同人群定制了多元互動體驗:既有面向親子家庭的主題探秘,也有為Z世代策劃的跨界聯歡,致力於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在奇妙夜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玩法”,以期將靜態的恐龍標本做成一場真正的“體驗式”科普盛宴。

  10月7日,在“龍尋迷蹤·偵探夜”活動中,觀眾在恐龍展廳以古生物學證據為線索,經由“勘查區”取證,再到“推理劇場”破案,沉浸式做了一次“偵探”。

  好玩又新潮的自然博物館,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和親子家庭前來“打卡”。科普教育從簡單的知識傳播,發展為代入感和參與感更強的全新嘗試,讓觀眾在好奇與想象中感受科學的溫度。

 科普教育點亮“夜生活”

  夜幕降臨,福建省科技館依舊人流如織。前不久,以“智趣AI 幻夜奇旅”為主題的科普活動“科學之夜”在福州落下帷幕。

  國慶假期裏,福建省科技館推出“科學之夜”活動,無人機燈光秀點亮夜空,天文望遠鏡現場觀測星空,“科學集市”在燈光映照下別具韻味……6大板塊30余項科普活動吸引了數千人參與。科技館延時開放在滿足市民夜間參觀需求的同時,也推動了科普教育與城市夜間文化生活巧妙融合。

  在福建各地,夜游科技館在這個假期輪番上演。除了省科技館,福州科技館將閉館時間延長到20時,並推出主題豐富的研學線路;寧德科技館在9月30日晚延長開放至21時,推出“十一科學奇妙夜”;同樣熱鬧的還有寧化縣“國慶科技奇妙夜”科普游園活動和莆田科技館夜間專場……

  將目光看向廣西。10月2日晚,玉林市科技館格外熱鬧,科技輔導員與到場的大小朋友們一起互動探索科技的奇妙。

  這是玉林市科技館第一次嘗試夜間開放,活動當晚,近千名觀眾如約而至。本次夜場開放,觀眾在入館參觀常規科普展項的同時,還可參加科技館特別策劃的“科普之夜奇幻秀”主題活動,其中包含空氣能、靜電、乾冰和液氮等多個系列的趣味互動實驗。

  “火焰掌”引得現場驚呼、“彈指神功”生動演繹角動量守恒、“靜電與電磁效應”讓手中“花朵”翩飛……持續三小時的活動互動性極強,科技輔導員邀請現場觀眾共同上&互動,親手參與部分實驗,並深入淺出地講解背後的科學知識。

  對於家庭而言,這堪稱一段絕佳的“專屬親子時間”。父母與孩子一起在輕鬆的氛圍中協作探索,增長知識,增進感情。

  突破傳統展覽的邊界

  月圓夜,共觀星,同樣燈火通明的還有上海天文館。10月1日至7日,該館延時開放至晚上8點,閉館後還有“邂逅星空”特色觀星活動,在國慶假期中吸引了不少目光。

  業內分析人士&&,科技館國慶夜游的人氣,為公共科普服務未來發展提供了參考。公眾高漲的夜游熱情,呼喚着更常態、更可及、更多元的夜間科普産品,這或許意味着科技館需要探索建立可持續的周末或周五夜場機制,並着手解決隨之而來的人力配置、運營成本與安全保障等問題,這將是服務能級的一次重要躍升。

  同時,服務的延伸需要伴隨着內容的創新。科技館夜游不僅是延長開放時間那麼簡單,也應是科普體驗的升級,科技館需要突破傳統展覽的邊界,在夜晚化身為一個激發創意、鼓勵協作的社交學習空間,從“參觀場所”進一步發展為“體驗&&”。(記者 孫亞慧)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