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産業“搶人” 現代服務業“吸才”——産業變革下的就業市場新動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30 08:55:49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興産業“搶人” 現代服務業“吸才”——産業變革下的就業市場新動向

字體: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在産業變革的背景下,我國就業在形勢穩定的同時也顯現出新動向。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從新興産業“搶人”到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增長,産業發展對就業的帶動效應愈發顯著。企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正共同勾勒出就業市場的未來圖景。

  新興産業成人才“引力場”

  “畫肖像”的畢加索機器人、現場奏曲的貝多芬機器人、吟詩頌詞的李清照機器人……走進山東濟南銀座商城6樓的EX未來科技探索中心,人形機器人引來很多人前來打卡。這些機器人均出自大連蒂艾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EX機器人公司”)。

  “目前,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建設未來科技體驗文商旅綜合體項目,打造‘百城百館’,實現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的突破。掌握機械自動化、人工智能等‘硬知識’,産品策劃、場景設計等‘軟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成為企業緊缺。”EX機器人公司總裁李博陽&&。

  不僅是人形機器人,隨着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無人機飛手、技術研發等崗位也炙手可熱。“作為國內首家獲得適航認證受理的企業,沃飛長空目前對低空飛行器研發類人才需求較多,同時也發力挖掘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等領域人才。”沃飛長空首席人力官戴馨説。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人形機器人、新材料、智能硬體等領域招聘職位數同比分別增長398.1%、72.1%、50.3%。

  “以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為代表的新興産業迅速崛起,成為吸納高質量就業、帶動創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産業結構加快升級,高技術、高附加值崗位需求日益旺盛,呈現量質齊升的特點,體現了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化,就業市場結構優化趨勢顯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

  服務消費新需求催生就業新機遇

  江西瑞德制藥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專注調試藥片製作參數。從他們手中誕生的“非羅考昔咀嚼片”,幾個月前被農業農村部授予二類新獸藥證書。這是國內專門用於緩解犬類骨關節炎慢性疼痛的靶向治療藥物。

  “目前,公司正在打造從研發到銷售的完整寵物醫藥供應鏈,對寵物醫藥類人才需求缺口較大,當前主要招聘崗位為寵物産品研發、分析檢測等,數量約佔現有員工總數的30%。”江西瑞德制藥有限公司負責人胡玉珍説。

  “當前江西寵物經濟相關企業約有11.5萬家,主要集中在南昌和贛州兩地,其中,寵物醫生、營養産品研發、寵物品牌管理等崗位比較緊缺。”江西省寵物行業協會理事長胡曼麗説。

  為寵物來一次精緻SPA、一鍵下單享受上門清潔服務、為愛車定做一身車衣……消費者對個性化、高品質服務需求增長的同時,也推動相關崗位專業化、細分化,拓寬了就業新空間。

  多家招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現代服務業招聘需求增勢亮眼,寵物服務、汽車後市場、養老看護、在線生活服務等行業增速較快。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寵物服務以72.2%的招聘職位數增速居所有服務行業之首。

  政策支持讓就業“長”在産業鏈上

  真正讓就業“長”在産業鏈上,需要政策持續發力。當前,多地多部門積極發力,促進就業與産業“共舞”,以系列惠企穩崗政策、加強技能培訓等“組合拳”挖潛擴容新崗位,穩定就業大局。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七大方面提出舉措,釋放助企積極信號。

  “培訓後才摸清,原來還有這麼多優惠政策能減負增效。”浙江偉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千帆説,通過溫州人社部門培訓,企業了解到尚未享受的一次性擴崗補貼等利好政策。目前,該企業已享受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120.21萬元,110名員工享受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113.5萬元。

  人社部推出的一系列“真金白銀”措施落地見效,激發了更多企業活力。上半年,失業保險降費率為企業減少用工成本超900億元,向81.5萬戶次企業發放穩崗資金62億元,支持培訓等促就業支出113億元。

  聚焦産業變革下的人才新需求,多地緊抓重點産業、新興産業等急需技能,通過培訓班、人才補貼等真招實措精準對接企業人才需求。

  放眼全國,從今年起連續3年,我國將圍繞康養托育、先進製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重點領域,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

  經濟回升向好的基本面不變,就業“穩”的態勢也不變。張成剛指出,從發展趨勢來看,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民生服務、區域融合發展等都將成為持續釋放就業潛能的重要領域。

  “未來,應繼續促進職業技能培訓與産業前沿結合,推動勞動力市場政策適應就業市場靈活轉型趨勢,制定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相關政策,進一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張成剛説。(記者 陳涵旸 陳柱佐)

【糾錯】 【責任編輯:朱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