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0月26日電(記者李嘉、張寒、谷訓)回到闊別三年多的賽場,隋文靜和韓聰又一次在冰刀劃出弧線的時刻感受到劇烈的心跳。
10月25日,隋文靜(左)/韓聰在自由滑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2025年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距離他們2022年北京冬奧會奪冠已經三年八個月。這對冬奧冠軍以一枚銅牌宣告歸來——點燃他們的不只是熱愛和勇氣,更是守護中國雙人滑的責任。
為了責任,也為了賽場上的心跳
三年前,隋文靜和韓聰以冬奧冠軍的榮耀告別賽場。然而,中國雙人滑在北京冬奧會後人才斷檔,2025年世錦賽甚至沒有拿到參賽資格。在米蘭冬奧會周期的最後一年,隋韓二人在6月宣布重返賽場。
北京冬奧會後已經在清華大學任教的韓聰坦言:“對我來説,重新回到賽場是一份責任。因為我已經在從事其他工作了,這次復出意味着要放棄一些事情,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自己重新適應比賽節奏,這其實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但內心那份熱愛和心跳還是在。可能這輩子能再在賽場上感受到那種心跳的機會非常少了,所以我特別珍惜現在還能參賽的時光,希望能在每一次比賽中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斷挑戰自己,也希望最終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覆。”

2022年2月19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自由滑比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中國選手隋文靜/韓聰奪得雙人滑冠軍。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隋文靜一直眷戀着冰面,她説:“其實對我來説,這次復出並不是一個意外。我看到在米蘭周期中,花樣滑冰項目遇到了一些困難。作為國家培養起來的運動員,我覺得自己身上還有餘力,也有責任帶着項目再往前跑一陣。復出的初期確實經歷了不少困難,比如最初韓聰哥決定不參加米蘭周期,我一度需要面對如何繼續往下走的挑戰。那段時間對我來説是很大的考驗,但今天能夠重新站上賽場,我感到非常高興。”
爭分奪秒的復出之路
復出,不是一個輕描淡寫的決定。離開賽場三年多,隋文靜和韓聰要面對的不僅是體能、技術的恢復,更是重新磨合、重建狀態的全過程。
隋文靜説:“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其實是恢復,幾乎每一天都在和時間賽跑。因為我們備戰的時間真的太緊了。可能一個月前我們還只能勉強完成單個動作,這一個月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過程中,每一天我其實都有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韓聰看來,復出意味着一次“重建”。“吃苦是少不了的。三年沒有系統訓練,身體的感覺、節奏感、力量都不一樣了。”他説,“很多技術環節需要一點點去找回來,有時候甚至要重新學習身體的反應。”
10月24日,隋文靜(左)/韓聰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從今年5月恢復訓練開始,韓聰的體重減輕了20斤。他説:“對我來講,最大的挑戰就是剛回來第一天,還沒準備活動胳膊就受傷了,現在其實也沒完全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修復,一開始在做托舉的時候,都沒辦法順利完成。”
“疼痛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多談。”他補充説,“這也是我們經常要克服的事情。我覺得最大的困難還是時間太短,在這麼短的時間裏突破到今天這個狀態,其實已經是非常好的第一步。還有一些時間,我們會繼續努力,不斷進步。這次來到比賽,單個動作的質量又提高了一些,每一週的變化都和我們的付出成正比。”
憑藉爭分奪秒的努力和多年搭檔的默契,他們恢復訓練短短數月就站上了中國杯的賽場,並用世界級的表現奪得了銅牌。
“蔥桶”2.0
離開賽場三年多再出發,隋文靜和韓聰帶着新的經歷、新的理解,再一次並肩起跳。
韓聰通過了國際滑聯裁判員和技術組資格考試,成為國際滑聯技術委員會官員,他還將在米蘭冬奧會期間競選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現在的他對花樣滑冰技術動作的理解更為深入、準確。
“這兩年花樣滑冰的規則有不少變化,比如現在允許出現連兩周半跳這樣的持續連跳。我們也在這方面下了功夫。”韓聰説,“其實每年的規則修改,裁判在打分的細節上都會有很多調整,我們會根據這些變化不斷完善自己的動作。技術難度依然是首要的,我們希望能在保證高質量完成的同時,保持動作的輕盈和流暢。與此同時,也會繼續發揮我們在編排和藝術表現上的優勢,把兩者結合起來,更好地適應新的評分體系。”
10月25日,隋文靜(上)/韓聰在自由滑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對隋文靜而言,這段時間同樣是一場成長。她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用系統的學習拓寬了對“滑冰之美”的理解。“以前我們更多考慮的是技術完成度,現在希望作品能真正打動人。”她説。
三年的積澱,也讓他們在心態上更加成熟。韓聰坦言:“這次回到賽場,其實自己內心還是有一股勁兒,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在賽場上去爭金奪銀。”
“比賽中我也是帶着這種信念去做的,但心理的預期和身體的現實規律並不總能完全契合。”他説,“所以我努力讓自己在保持那份心氣的同時,逐漸轉化心態,學會去真正享受比賽。我們已經拿到過花樣滑冰最高的榮譽,但重新回到賽場,同樣會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這一週期和以往不一樣,我們會一步一步地去調整、去計劃,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前行。”
隋文靜説:“沒有運動員站在賽場上不想拿金牌。但我覺得在這個周期裏,我們在心態上肯定還是更有優勢的,會更從容,也更享受賽場的感覺。”
為振奮中國花滑努力
對隋文靜和韓聰而言,復出不只是為了自己,目標也不僅是站上米蘭冬奧會的冰面。“其實我們參加這次比賽,包括決定回歸到賽場上,還是希望能夠振奮一下中國的花樣滑冰。”韓聰説,“給年輕選手一些鼓勵和支撐,也希望能再盡一份自己的綿力,為中國花樣滑冰助一把力、引一個方向,讓他們盡快成長,盡快超越我們。”
“如果能站到米蘭的賽場上,我還是希望能帶動中國花樣滑冰不斷前進,讓更多人看到這個項目的魅力。”韓聰説,“也希望小運動員有動力去攀登,能持久地閃閃發亮。我們也希望自己在那一刻,是那顆最明亮的星,能夠去照耀着大家。”
10月25日,2025年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雙人滑比賽冠軍格魯吉亞組合阿納斯塔西婭·梅特爾基娜(前左二)/盧卡·別魯拉瓦(後右)、亞軍意大利組合薩拉·孔蒂(前左一)/尼科洛·馬西(後左)和季軍中國組合隋文靜(右二)/韓聰在頒獎儀式上合影。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隋文靜也抱着同樣的初心。“我特別希望我們能滑出好的節目,把中國文化更多地展現給世界。同時也希望我們的加入能讓雙人滑的賽場更熱烈,讓整個項目變得更好。”
現在,隋文靜和韓聰距離米蘭冬奧會只有一步之遙。中國杯和全錦賽兩站比賽分數相加將作為中國隊的冬奧選拔依據,目前隋/韓領先年輕的張嘉軒/黃一航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