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王鏡宇、董意行、劉陽)在剛剛落幕的2025年短道速滑世錦賽上,2026年冬奧會的東道主意大利隊獲得了一銀一銅的成績,而執掌這支隊伍帥印的是從長春走出去的中國教練員齊夢瑤。從一名因傷退役、沒有顯赫成績的運動員,到歐洲強隊的主教練,這條路齊夢瑤走了14年。
齊夢瑤(前排右一)
長春·卡爾加裏·米蘭
齊夢瑤出生在長春,曾就讀於東北電力設計院職工子弟學校。小時候,她經常生病,因為跑得快被長春市體育運動學校的孔新教練相中,開始參與短道速滑業餘訓練。
齊夢瑤有自己的堅持。因為身體感知度比較好,她的進步比別的小朋友快,動力也更足。2001年前後,齊夢瑤和來自全國的大約100名十幾歲的短道“苗子”在哈爾濱參加選拔,隨後入選了國家青少年集訓隊,曾到北京跟楊揚等一線隊員一起訓練。2002年,她首次隨隊出訪,到加拿大卡爾加裏參加了集訓營。
因為年齡較小、不適應國家隊的訓練強度,齊夢瑤在北京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回到吉林省集訓隊和長春市冬管中心,先後跟隨馮凱和韓國外教金善&訓練,在2004年隨隊參加了世界青年錦標賽。
齊夢瑤説金善&教練對她的幫助很大,在他的指導下,她的中長距離滑行能力明顯提升,訓練方式也給她留下深刻印象,自己成為教練員之後曾有所借鑒。可是,隨着更年輕的新秀周洋等人的崛起,齊夢瑤沒能在國家隊獲得展現的機會,2008年又遭遇傷病,2009年正式退役。

退役後,齊夢瑤的目標是報考北京體育大學的研究生,卻因為英語成績差了幾分未能如願。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決定出國換個環境。由於當初和卡爾加裏有過一面之緣,她就選擇了這個大洋彼岸的城市,打算在一所專科學校學商科專業。
為了強化英語能力,齊夢瑤去了當地的一家滑冰俱樂部做志願服務。俱樂部的主管了解到她的背景之後,建議她轉到當地的教練員學院就讀,因為這樣更能發揮她的“天賦”,也更容易找工作、融入當地社會。齊夢瑤聽從了他的建議,直到現在,她都很感激那位主管。
從當地的教練員學院畢業後,齊夢瑤在卡爾加裏大學獲得工作機會,擔任學校短道速滑訓練中心教練。最初她帶的都是年輕選手,當這些新秀水平提高、入選加拿大的各級國家隊之後,齊夢瑤的執教水平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2018年,在北京冬奧會周期開啟之際,速度滑冰名宿王秀麗曾經幫忙“牽線”,請她回國執教,後來因為疫情等原因她又回到了卡爾加裏。2023年,齊夢瑤應邀成為意大利隊的主教練,率隊備戰米蘭冬奧會。
徜徉在短道教練“王國”
齊夢瑤説,作為運動員她得到了國家隊、省隊、市隊的培養,而作為教練員她在加拿大的體系中吸收了很多營養。在本屆世錦賽上,加拿大隊狂攬六枚金牌。在齊夢瑤看來,這支隊伍強大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擁有高水平的教練員培養體系。
“加拿大是一個盛産教練的地方,教練員培訓系統和水平真的很高。我當年剛開始上課(在教練員學院)的時候,一邊聽老師講,一邊跟我自己的訓練經歷挂鉤,腦洞大開。授課的不光是大學裏的教授,有很多都是跟隊的專業人士。我當時的身體機能老師曾是加拿大高水平的速滑運動員,心理學教授也有過跟隊經驗。”齊夢瑤説,“加拿大的教練員培訓體系給了我很多營養,我一步一步在訓練中心帶三線、二線、一線隊員,直到後來給他們的國家青年隊提供幫助。”

據齊夢瑤介紹,加拿大短道速滑隊的訓練中心設在東部的蒙特利爾,而速度滑冰的訓練中心設在西部的卡爾加裏。加拿大短道速滑隊曾經邀請她去擔任助理教練,但她當時剛在卡爾加裏安頓下來,不想再折騰。不過,因為她帶的年輕選手進步很快,她也就進入了加拿大滑冰協會的視野。
“有一些青年賽、世界盃,凡是我的隊員選上了,他們(滑冰協會)也把我送出去跟隊學習,這是加拿大培養教練員的一個方式。誰教得好就給誰機會,盡量讓你跟國家隊的教練接觸。其實國家隊有自己的教練,但是協會拿出額外名額給我這樣的教練。那時候協會的主管是查爾斯·哈梅林(短道速滑冬奧冠軍)的父親,他很重視梯隊建設,我挺幸運的。”齊夢瑤説。
溝通·互鑒·橋梁
齊夢瑤透露,2022年意大利隊就曾向她發出邀請,但當時她的婆婆剛剛生了重病,她實在走不開。之前頻繁更換教練的意大利隊認為她就是那個“對的人”,不願意隨便找一個人將就,於是虛位以待。2023年,齊夢瑤終於從卡爾加裏前往意大利赴任。
齊夢瑤説,現在意大利隊的教練管理團隊中有不少人來自加拿大,所以意大利隊對她比較熟悉和了解。意大利隊現在年輕選手比較多,隊伍選擇她也是看中了她在培養年輕運動員方面的經驗。
本屆世錦賽結束之後,齊夢瑤在意大利已經執教了兩個完整賽季。在她看來,這個賽季年輕隊員的進步速度較快,技戰術能力和比賽成熟度都在提升,這一點她覺得很欣慰。得益於年輕人的整體成長,隊伍在男、女接力項目上已經具備爭奪獎牌的實力,只是沒有把握好細節。
對於西蓋爾這樣的成名選手,齊夢瑤認為最重要的是通過充分溝通建立起互信。
2月16日,意大利隊選手彼得羅·西蓋爾在比賽後慶祝勝利。新華社記者 孟鼎博 攝
她説:“我花了整整一個賽季的時間去建立這種信任。我不要去改變他,而是用我的理念去支持他對滑冰的理解。我們會一起坐下來看錄像,一起去發現問題,看看我們看到的問題是否一樣。如果一樣,再一起去尋找解決思路。”
在中國、加拿大和意大利都生活過之後,齊夢瑤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短道速滑文化。她認為,加拿大最大的優勢是團隊專業化程度很高。到了歐洲之後,齊夢瑤發現這裡的隊伍非常重視交流、互鑒。
“歐洲各個國家的協會比較小,隊員人數也沒有那麼多,大家都是創造機會一起訓練,互相學習借鑒。跟意大利隊長期一起訓練的有奧地利隊和法國隊,基本上我們用同樣的訓練計劃。再比如,世錦賽之前匈牙利隊跟比利時隊的核心訓練計劃都是一樣的。之前比利時隊跟荷蘭隊一起訓練,後來雙方有競爭關係了才分開。”
齊夢瑤未來的夢想是在不同的短道速滑文化中當一座橋梁。
“我在歐洲、北美和中國都有過學習經歷,我覺得這些讓我在青少年培養方面有一些優勢。我可以對比不同訓練方法的差異和共同點,讓彼此的團隊互相借鑒。我可能更希望作為中間的橋梁,但是具體怎麼做我還在思考中。這是我感興趣的地方,對短道速滑項目而言,這有可能比帶一名隊員、一支隊伍會有更多的價值。”
激情即能量
不管是短道速滑還是其他體育項目,從中國走出去到海外執教的教練員並不多,女性教練員更少。齊夢瑤認為,在海外執教,大家看重的並不是國籍和性別,而是訓練方式和手段是否有可取之處。
“他們主要是看你的訓練手段和執教方式有什麼可取之處。他們看重的是你跟運動員怎麼樣能建立合作關係,你對項目的理解能給運動員提供什麼幫助。”
齊夢瑤坦言,她的一大遺憾是因工作而缺少對家人的陪伴,在出差、比賽的時候就不得不和孩子們分開。當年父母不太贊成自己練滑冰,而現在他們成了自己家庭團隊的重要支持。
“我們現在的‘戰術’是春天和夏天我父母、孩子們跟我在歐洲,因為環境好一些,比較暖和,我老公就是兩邊飛。等到賽季開始了,反正我都要出差,他們就回加拿大。”
3月15日,意大利選手阿里安娜·方塔納(前)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展望米蘭冬奧會,齊夢瑤&&,意大利滑冰協會並沒有對自己有具體任務要求,但在家門口作戰肯定會爭取獎牌乃至金牌。
“我跟隊員説,咱們更注重的是比賽執行能力,而不是去考慮結果。你把過程打好了,戰術發揮好了,結果就會好。如果有任何意外發生,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也沒有辦法。”
教練員是一份勞心勞力的工作,而齊夢瑤樂在其中,她的座右銘是“Passion is energy(激情即能量)”。“只要你對這個事情有激情、夠喜歡,你就有足夠的能量去做你想要完成的事情。”她説。
意大利短道速滑隊的訓練基地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博爾米奧,是一個風景宜人的小鎮。明年的米蘭冬奧會,博爾米奧將舉辦男子高山滑雪以及新增項目滑雪登山的比賽。
“我挺喜歡那個地方。”齊夢瑤説,“我滑單板。上午訓練完了,如果中間有時間,我5分鐘就到雪場了,去滑幾趟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