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一風力發電設備。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也是中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減排和發展的關係?如何把握“先立後破”這個原則?2022年“雙碳”工作如何有序推進?
知乎網友“端端同學”:如何把握“先立後破”這個原則?
張佔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還在深入推進,能源需求也會不可避免繼續增長。推動“雙碳”短期內不能放棄傳統化石能源,更不能背離經濟發展這條主線。關鍵是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
王金南(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要一手做“減法”,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一手做“加法”,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劉中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碳達峰碳中和涉及面廣、影響深刻,長期來看,不僅牽涉能源結構的變革,還涉及工業結構變革。這是一場持久戰,不能操之過急。
知乎網友“橘子味汽水”:如何處理好減排和發展的關係?
何光亮(貴州磷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減少碳排放的本質在於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於相同的價值需求,用更少的資源消耗去實現。從能量和資源的角度,盡量實現綜合利用、循環利用。比如將生産過程中産生的餘熱轉化為能源再利用,將二氧化碳廢氣轉化為液態二氧化碳和乾冰,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還可以實現其商業價值。
劉中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應堅持技術先行,以科技創新為基礎,安排相關領域重點攻關,積極促進科研成果在行業中的應用。應選擇典型區域優先進行“雙碳”綜合示範,因地制宜地制定技術路線、産業結構,循序漸進。
姜希猛(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對現有高耗能産業進行梳理,根據我們制定的目標,對碳排放進行限制並進行嚴格的監測和管理。現有生産企業要實現向綠色生産方式轉變。
知乎網友“魚驚鴻”:2022年“雙碳”工作在哪些方面可以發力?
姚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我們在排放技術方面還是有潛力可挖的,排放效率還可以繼續提高。如果在排放方面能夠讓效率每年提高0.8-0.9個百分點,我們基本上就可以對沖掉經濟增長5.5個百分點排放的增加。
任玉潔(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長三角綠色價值投資研究院院長助理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堅持雙輪驅動,需政府和市場同時發力。碳市場作為推動正外部效益內生化的重要市場機制,將利用市場化力量有效激勵和約束控排企業降碳轉型。我國碳市場仍有待充分的發展,可從擴容控排主體、推動機構投資者入市、健全碳排放數據管理、規範碳排放信息披露以及嚴格碳市場履約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加強碳市場機制建設,增強碳市場流動性,以市場化力量推動企業降碳轉型。
蔣穎(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在碳交易市場建設過程中可納入更多具有良好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服務機構:一是完善碳市場核查機構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核查機構的監督和把控;二是更廣泛地納入有公信力和專業能力的核查機構,提升數據質量,助力全國碳市場建設;三是通過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CCER第三方審定與核證機構,推動中國與國際碳市場機制的接軌。
監製:李曉雲
編輯:周佳苗
校對:孫惠
更多精彩:
中國“發展密碼”五問① | 2022年實現穩增長的優勢和抓手在哪兒?
中國“發展密碼”五問②|2022年如何深挖國內消費潛力?
中國“發展密碼”五問③|2022年如何為中小企業發展“添柴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