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星球為何這麼“紅”-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26 08:46:56
來源:科技日報

紅色星球為何這麼“紅”

字體:

火星的整個圓盤,極地冰蓋略微偏離中心,位於左上方和右下方。雲層環繞着火星彎曲的地平線。

圖片來源:美國布朗大學/瑞士伯爾尼大學

在天空中,火星很容易就被識別出來,因為它有着所有裸眼可見行星中最獨特的顏色——紅色。

很久以前,人們就對火星這一抹獨特的紅色着迷不已。為了配合這顆星球猩紅的顏色,羅馬人以嗜血的戰神“瑪爾斯”為它命名。而埃及人則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哈·底契”,意思是“紅色亮星”。但你知道火星為什麼是紅色的嗎?

科學家發現,火星是被土壤中的氧化鐵“染紅”的。也就是説,火星岩石中的鐵在某個時候與液態水,或空氣中的水和氧氣發生了反應,於是,氧化鐵就這麼出現了。數十億年來,氧化鐵分解成細小的塵埃,被風吹到火星的每個角落,讓火星成了一個大大的“銹球”。

不過,氧化鐵有多種形態,火星“銹跡”的確切化學成分究竟是什麼呢?我們知道,現在的火星表面是沒有液態水的。以前都以為火星的鐵銹色礦物是由乾燥的鐵氧化物(如赤鐵礦)形成的。但最近,美國布朗大學和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他們在實驗室中用一台先進的研磨機,製作出了“迷你版”的火星土壤。這些土壤顆粒細小得驚人,其直徑只有人類頭髮絲的1/100。他們用和火星軌道航天器相同的技術,對這些“火星土壤複製品”進行了分析,發現火星的紅色其實和一種叫水鐵礦的礦物更匹配。

“火星仍然是紅色星球。只是我們對火星為何呈紅色的理解發生了變化。”美國布朗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阿多馬斯·瓦蘭蒂納斯説道。

與通常在較溫暖、乾燥條件下形成的赤鐵礦不同,水鐵礦是在冷水環境中形成的。因此,水鐵礦一定是在火星還很濕潤的遠古時期就産生了。這意味着,火星“生銹”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

重要的是,這一發現為火星曾經更濕潤、可能更宜居提供了線索。

儘管這些新發現令人興奮,但只有當火星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後,這些發現才能得到證實。未來的火星任務將繼續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也許有一天,人們會在火星上找到更多關於它過去的線索,甚至發現生命的痕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科普中國官方網站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