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分泌腺體,其功能狀態直接影響着人體的新陳代謝速率及整體健康狀況。近年來,甲狀腺疾病成為了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因此,了解甲狀腺功能的檢測指標及其臨床意義,對於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有效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甲狀腺血清學檢查主要包括甲狀腺相關激素、自身抗體以及腫瘤標誌物三大類指標。甲狀腺相關激素包括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總甲狀腺素(T4)、游離T3、游離T4及促甲狀腺激素(TSH)。其中,游離T3和游離T4是直接發揮生理作用形式,而TSH則是垂體分泌,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釋放。這些指標的變化能夠準確反映甲狀腺的功能狀態,是評估甲狀腺功能的基礎。
除了甲狀腺激素水平之外,自身抗體的檢測同樣重要。臨床上常用的甲狀腺自身抗體包括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以及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這些抗體的存在往往提示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可能性,如橋本氏病或Graves病等。通過檢測這些抗體,醫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並為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甲狀腺自身抗體的升高提示了甲狀腺可能遭受了自身免疫性攻擊,但目前並沒有特別好的藥物能夠使抗體轉陰。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以調節甲狀腺功能為主。如果抗體升高且伴有甲狀腺功能的異常改變,就需要積極進行治療以保證甲狀腺功能的正常水平。同時,對於抗體升高但甲狀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來説,也需要定期進行復查和監測以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風險。
對於懷疑患有甲狀腺腫瘤的患者,除了上述檢測外,還需進行甲狀腺球蛋白(Tg)、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癌胚抗原(CEA)和降鈣素(CT)等腫瘤標誌物的測定。甲狀腺球蛋白是甲狀腺細胞特有的蛋白質,其水平的異常升高可能指示存在甲狀腺癌的風險。而癌胚抗原和降鈣素則主要用於排除或輔助診斷某些特定類型的癌症,例如髓樣癌。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與甲狀腺球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檢測干擾,結果有誤,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通常會同時檢測兩者,以減少誤診的可能性。
從臨床應用的角度來看,實驗室檢查在甲狀腺疾病的診斷中佔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相較於傳統的影像學方法,如超聲檢查或CT,實驗室檢查能夠更早地揭示甲狀腺功能的變化,有助於實現疾病的早期發現與干預。此外,對於那些因各種原因導致的不明症狀,如心悸、體重減輕或增重等,甲狀腺功能檢測同樣是一項重要的篩查手段。特別是對於孕婦而言,保持良好的甲狀腺功能狀態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健康,更是保障胎兒正常發育的關鍵因素之一。
根據不同的臨床需求,甲狀腺功能檢測項目可分為“三項”、“五項”和“八項”。所謂“三項”,即指游離T3、游離T4和TSH,這三項是最基本也是最為敏感的甲狀腺功能指標,適用於初步篩查。而“五項”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總T3和總T4的檢測,能夠更全面地評估甲狀腺激素的整體水平。“八項”則涵蓋了所有上述提到的甲狀腺激素與自身抗體指標,適合於複雜病例的深入分析。選擇合適的檢測套餐,既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又可以有效地節約醫療資源,提高診療效率。
甲亢和甲減是兩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它們的典型指標變化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甲亢患者通常表現為容易激動、機體代謝率增高、心慌、易餓和消瘦等症狀。此時,甲狀腺激素指標如游離T3、游離T4和總T3、總T4通常都會升高,而TSH則會降低。相反,甲減患者則表現為機體代謝水平降低、食欲不振和體重增加等症狀。此時,甲狀腺激素指標如游離T3、游離T4和總T3、總T4通常都會降低,而TSH則會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游離T3、游離T4和總T3、總T4的檢測結果亦可能遵循上述規律,這可能是由於中樞性改變或藥物影響等原因所致。此時,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作者:劉向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教授
審核:伍學焱 北京協和醫院 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