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5/ 21 18:08:07
來源:新華網

土壤的顏色——四川紫色土

字體: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我國疆域廣闊冷熱和濕變化明顯,地貌起伏變化大,成土母岩多種,植被類型也多種多樣,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土壤類型十分豐富。其中一些土壤還為我國所獨有,例如紫色土。在我國,紫色土分布最廣的地區是四川盆地,在一些南方省市的盆地中也有分布。

紫色土的形成

紫色土是由侏羅紀、白堊紀紫色砂岩、泥岩時代形成的紫色或紫紅色砂岩、頁岩岩層上發育而成的土壤。紫色砂岩和頁岩的一大特點就是容易風化,因此氣候濕熱的地區也有利于岩石風化和土壤形成。紫色土的母岩對土壤形成有深刻的影響,母質色、礦物組成、理化性質等常常會顯現在紫色土從而影響紫色土的肥力水準。紫色頁岩風化形成的紫泥土,能較完整地保留母質本身的優點。這是由于紫色砂頁岩的吸熱性強,當它處于晝夜溫差大的環境下時熱脹冷縮影響。由表及裏物理分解,使原本完整的岩體逐步分解為碎屑狀物質。紫色頁岩中含有鐵、硅、碳酸鹽等復雜化合物,它們以較穩定的膠膜覆被在礦粒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化學風化作用,一些品質優良的黏土礦物就此被保留下來。

紫色土的特點

紫色土之所以得名,和其色澤有很大的關係,紫色土的紫色不褪色土裏富含鈣質和磷、鉀等營養元素,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區中屬于較肥沃土壤,比較適合農業生産。紫色土的發育程度紅壤和黃壤要晚一點,屬于化學風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鹼性反應。由于母質存在差異,不同的紫色土中石灰含量也有所不同。雖然紫色土有豐富的礦質養分,但是由于紫色土一般分布在地形起伏明顯的丘陵坡地水土流失不斷發生,紫色土土層淺薄造成植被生長狀況較差,導致紫色土的有機質和全氮含量一般不高,而且表土也沒有明顯的腐殖質聚積層。

紫色土的利用改良

基于紫色土母岩松脆,易于風化分解,礦質養分豐富,肥力較高。即使土層淺薄,水土流失嚴重,但稍加耕鋤,就能種植作物。所以要想合理利用紫色土就成為了一項值得研究的工作。紫色土的開發利用首先以保持水土為重點,開展土、水、林綜合治理比如改坡地為梯地,興修蓄水池,造林綠化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次旱地蓄水澆灌紫色土,以此彌補紫色土幹旱缺水的弊端。再次,有機肥和氯、,以此創造良好的結構和提高氮素的供應水準。合理間套輪作也是提高紫色土利用率的一大妙招,因為大多數紫色土含鈣豐富,磷、鉀含量也較多,這樣的土壤環境對豆科作物而言再好不過。因此採用豆科作物或綠肥與玉米、小麥等作物間作套種或輪作,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氮素含量,實現用養結合,不斷提高土壤肥力。

本文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第二分校一級教師王和意進行科學性把關。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聯合出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糾錯】 【責任編輯:魏承瑤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6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