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半月談丨“二本生”成了就業“夾心餅”
2020-10-22 10:06:51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求職者與企業人事專員交流 白佳麗 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秋招企業招聘減少,再加上畢業生人數增加, 部分畢業生面臨“慢就業”的境遇。其中,以二本高校為代表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學歷拼不過重點本科生,技術上比不了專科生,實現較為滿意的就業更為困難,成了就業“夾心餅”。

  “就業目標就是混口飯吃”

  今年8月,天津一所二本院校2020屆畢業生小張終于放棄了自己對“一定要找一份好工作”的堅持,在一家私企做起了銷售。“一份各方面都滿意的工作實在是找不到,只能妥協了。”小張説,“之前有段時間覺得自己的就業目標就是混口飯吃。”

  像小張一樣“妥協”的人不在少數。江西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輔導員孫廣瑞介紹,有一部分學生在就業壓力和自身能力不足的夾縫中,選擇了從事銷售等專業不對口的工作,但很多人會在就職後不久選擇離職。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本科畢業生小劉就對當初“先就業再擇業”的選擇頗感後悔。“現在每天工作內容就是打電話、發傳單,公司效益也一般,無法兌現求職時的崗位、薪酬承諾。”小劉感覺並沒有多少成長空間,目前已經在考慮辭職。“但已經不是應屆生身份了,再加上二本畢業,找工作會有很多限制。”

  還有一些畢業生對就業持觀望態度,等待就業機會。隨著2020畢業季結束,2021屆秋招已經到來,他們正面臨著“雙屆疊加”壓力。

  安徽師范大學輔導員程嘯説:“不光是雙屆疊加帶來的就業壓力增大,現在競爭來源還包括受疫情影響而辭職、離職的、有工作經驗的人,他們也進入了找工作的池子。”

  多重因素催生就業“夾心餅”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二本生”成就業“夾心餅”,既有環境帶來的客觀因素,也與畢業生心態失衡等主觀因素密不可分。

  ——企業招聘減少,就業需求增加。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智聯招聘共同公布的《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在智聯招聘平臺上針對應屆大學生發布的崗位數同比下降7.1%,而投遞簡歷的大學生同比上升35.2%。疫情爆發後的2月至6月,智聯招聘平臺新發布大學生崗位數同比下降15.5%,而在智聯招聘平臺投遞簡歷的應屆大學生同比上升62.7%。

  ——高不成低不就,崗位與求職意向有落差。採訪中,不少畢業生對半月談記者表示,想找一份工作容易,但找一份滿意的工作非常難。湖南文理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小曾説:“我想要去的公司和職位的要求較高,但自身的學歷、能力並不夠。”

  ——求職中存在隱性的學歷歧視。有受訪者直言,求職過程中的學歷歧視,成為很多“二本生”邁不過去的坎兒,一些崗位只招收重點本科院校的畢業生。

  多方合力紓解就業難題

  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既反映出高校人才供給與企業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現狀,又提示我們要在讓高校畢業生樹立積極的擇業觀和擇業心態上下功夫。

  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李連友認為,一些大學生在考上大學後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在就業競爭日益加大的情況下,不少學生不是迎難而上、提升自我,而是陷入無用的焦慮中。“只有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以積極的精神狀態提升自身素養和能力,我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

  大多學校的課程設置中,講知識的多,講態度的少;講技能的多,講心態的少。程嘯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少一些空想,多一些嘗試。“空想就容易焦慮,而不斷嘗試、不斷得到反饋會緩解這種焦慮。即使是不好的反饋也讓你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會督促你去解決這些問題。”

  紓解就業難題,更需在人才培養方向上下功夫。目前的求職現狀是,學生感覺就業難,用人單位招聘不到滿意的應屆生。這種現象警示我們要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對此,李連友建議,要改變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教學、學術訓練、社會實踐、學生管理、課外活動等環節、全方位、全過程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刊于《半月談》2020年第19期)(記者 尹思源 張格)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載入更多
天山腳下稻花香
天山腳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664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