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今秋豐收猶三思
2020-09-22 07:37:1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今秋豐收猶三思

  寫在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金秋時節,豐收又至。疫情、汛情連番考驗,讓2020年的秋收景象更添一份色彩,顯得格外生動。

  尤為不易,尤其關鍵,尤待從儉。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正在田間忙碌的農民、幹部和專家們,稻花香裏猶三思。

  粒粒皆辛苦

  地處巢湖流域的安徽省肥東縣,整片金黃的水稻,被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收割、裝車、晾曬、歸倉,田間地頭到處閃現農民忙碌的身影。

  “已經收割50多畝水稻,畝産將近1200斤,比預期要好。”回想今年特殊的水稻生長期,肥東縣張集鄉農民陳志剛感慨萬千。受疫情影響,他流轉種植的1500多畝水稻,四五月份才開始插秧,但又遭遇連續強降雨,不少田塊被水淹。

  一籌莫展之際,當地政府部門安排人力控制上游排水,協調疏通管道縮短受淹時間,組織專家指導補改種技術,再加上農民投入人力物力積極自救,總算拼出了好收成。

  6月2日入梅,8月1日出梅。今年梅雨季,安徽省遭遇持續強降水,長江、淮河、巢湖流域平均降水量分別是常年同期的2.3倍、近2倍和近3倍,均為歷史同期最多,給當地秋糧生産帶來嚴重影響。

  與秋糧水稻類似,夏糧小麥收獲同樣不易。肥東縣家庭農場主王軍民清晰記得,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刻,他家小麥遭遇病蟲害,幸虧政府及時開通了農資運輸的綠色通道,並組織農技人員通過微信群、視頻連線方式指導農民。

  安徽省夏糧畝産394.41公斤,較上年提高4.94公斤;總産334.38億斤,居全國第3位,較上年增加2.98億斤。夏糧單産、總産均創歷史新高,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産奠定基礎。

  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也喜迎豐收。近年來,建寧縣雜交水稻制種面積保持在14萬畝以上,産量3000萬公斤以上,均約佔全國10%。

  “疫情剛發生時,物流、銷售一度中斷,大家都很擔心,甚至做好了今年減産30%的心理準備。”建寧縣副縣長柯良發介紹,隨著防疫形勢趨于穩定,當地縣鎮村黨員幹部全員上陣,走企業、走基層、走市場,盡最大努力搶抓春耕、挽回損失。

  目前,建寧縣今年雜交水稻種子豐收已成定局,制種面積約15.2萬畝,比去年增加0.5萬畝,預計産量達3500萬公斤,比去年增加300萬公斤,創歷史新高。

  豐收顯從容

  直播展銷優質農産品,給孩子補上“田間一課”,展示傳統農耕文化……在浙江德清縣第二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上,率先步入小康社會的當地居民,依舊真切感知豐收的喜悅。

  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的浙北小縣德清,近年來高品質發展腳步加速,地理資訊産業、鄉村旅遊等逐漸成為支柱産業。即便如此,這裏對農業的重視不減反增,想方設法鼓勵耕種,宣揚農耕文化。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久居“魚米之鄉”的當地人深知,在肥沃的田地裏種上莊稼,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是應對突發狀況、度難闖關的底線和底氣。

  “豐收讓決勝全面小康的底氣更足。”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種業監測處處長王玉璽説,我國還有四分之一的勞動者收入主要來自農業,讓廣大農民豐産又豐收,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重大。

  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遺傳育種學家謝華安坦言,中國最大的國情是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只有確保糧食安全,才能談鄉村振興、全面小康。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表示,在決勝全面小康之年,農業豐收意義非凡,不僅能堅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個“底線”,而且使經濟社會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更有底氣。

  儉以興家國

  “聽到這個事,我太高興了!”對于當前我國遏制糧食浪費、倡導節儉,謝華安坦言很激動,有話説。

  他表示,雖然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仍要緊打緊算過日子,因為耕地有限,而且不少耕地品質不高,無論何時都沒有條件去浪費糧食。

  今年疫情期間,個別國家暫停糧食出口的消息引發關注。對于糧食安全,受訪專家學者認為,在重視國際貿易波動影響的同時,更要特別關注國內影響因素,尤其是要遏制糧食浪費現象。

  “連年豐收,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王玉璽表示,豐收意味著當前壓力小一點,而勤儉節約才是永恒主題。目前,雖然我國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但耕地等農業資源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還需鼓勵休耕輪作,讓有限的耕地能夠適當“休息”,才能實現耕地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

  “農民辛苦一年生産的糧食,餐桌上‘嘩’的一下就倒掉了,任何時候都不能這樣幹!”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陳溫福説,我國每年餐飲浪費的數量驚人,不僅是對農業勞動者的不尊重,違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更對我國糧食安全造成負面影響。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趙皖平認為,遏制糧食浪費現象,應該多措並舉。除了廣泛徵求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進行監管約束外,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拒絕浪費糧食的觀念種在每個人心裏。(記者方問禹、姜剛、林超)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新聞:

  早稻增産4.1億斤的背後——江西克服疫、汛“雙考”交出豐收答卷

  新華時評:豐收在望有底氣

  他帶著海南媳婦回老家辦農場

  新農人“魔都”種稻米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載入更多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新疆旅遊業“回暖” 阿勒泰秋季旅遊升溫加速
月亮山梯田搶秋收
月亮山梯田搶秋收
秋日黃河美
秋日黃河美
綠色墨脫
綠色墨脫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652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