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與子“同袍”:那些“秀”漢服的年輕人
2019-11-15 08:17:05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9月13日,漢服愛好者們在展示漢服。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我很小就被別人説成異類,奶奶有時候還會叫我妖怪。”

  王瑞節絳脂朱唇,廣袖長裙,倣佛古裝劇裏的人物。她這番話,逗樂了身邊的“同袍”——漢服愛好者喜歡這樣互稱。

  “那時一看到他們,我就知道自己找到組織了。”想起初次遇到“同袍”,王瑞節開心地笑了起來。現在,她不再怕被人説成“異類”,因為身邊有了越來越多和自己一樣的人,而且還有了組織。

  “同袍”不孤

  2002年,在英國讀書的劉丹從網上看到漢服圖片,就被深深地吸引了。5年後劉丹回國,接觸到漢服的實物,才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有共同愛好。

  很快,他和朋友一起創辦了雲南省漢服協會。“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想著能給‘同袍’們提供一些幫助”。

  “早些年,穿漢服還有爭議,很多人會誤以為我們穿的是和服、韓服甚至道袍,或説我們是唱戲的。”劉丹説,十幾年前和“同袍”們走在公園裏,經常會因為“奇裝異服”而被保安攔住詢問。

  但近幾年,漢服愛好者已成為一個無法忽略的群體。公園景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他們束發盤髻,手執團扇,挂佩荷囊,倣若回到了漢唐時代。

  創辦一年不到,劉丹創辦的雲南省漢服協會就吸引了200多人入會。目前,協會會員已達一萬多人,遍布雲南各大中小學以及社會群體。劉丹被會員們稱為“掌門”,每次辦活動,他只要在朋友圈或幾十個微信群發一條消息,各路“同袍”紛紛響應,頗有武林盟主之感。

  網絡與社交媒體,成為當下年輕人接觸漢服的主要途徑。

  “兩年前在微博熱搜上看到‘中國華服日’,好奇地點進去看了看,結果一下就入了坑。”身著一身粉色立領斜襟漢服的李卓只有15歲,説起漢服來卻頭頭是道:“我穿的這一套屬于明晚期的小冰河時期,當時的人為了保暖發明的。”

  “漢服分很多類型,既有寬衫大袖,也有緊身小袖,適用于不同場合。”王瑞節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穿漢服,她覺得一點都沒有影響。“我上下班都是騎電動車,穿著漢服,在風裏穿梭。”

  漢服圈的“簪娘熱”

  現在,各種漢服實體店與網店很多,以漢服制作為主、外延産品為輔的漢服産業鏈已經基本形成。

  但在2010年前後,國內的漢服購買渠道還不暢通。王瑞節和“同袍”們只能結伴去布料市場,找自己喜歡的布料,在懂形制的師傅指導下自己動手做。當年聚在一起剪布料的場景,是她們的美好回憶。

  筱雅從事漢服設計已經5年有余。一次偶然的機會,學平面設計的她接觸到了曲靖師范學院的漢服社團。“剛開始是公益性質,幫社團做漢服,後來還挺感興趣,就開始專職做漢服。”

  2016年,筱雅與朋友一起成立了漢服工作室,開了淘寶店與實體店,原創設計3000套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加工制作。“‘老袍子’比較喜歡手工制作,但完全手工制作的成本太高,所以布料繡花我們會找繡花廠,制作半成品,然後再拿回來自己剪裁制作。”

  在王瑞節的“同袍”中,有很多簪娘——她們喜歡制作漢服發飾、面飾、首飾等不同配飾。

  走進昆明正義坊,古香古色的鋪子裏琳瑯滿目,擺滿了發簪發冠、耳墜瓔珞等産品。這是雲南省漢服協會與正義坊合作的文化集市,專售簪娘們的手工制品。

  “現在協會有54名簪娘,這些都是她們手工做的。”劉丹介紹。簪娘們在網上購買原材料,根據不同風格搭配所需,制作喜歡的配飾,再拿到文化集市上去賣。

  “入坑”只有一年的李卓,已擁有20多套漢服。她告訴記者:“這都是我當簪娘後買的,全用自己賺的錢。”

  李卓也會在文化集市上買“同袍”們做的發飾。“因為大家做的風格都不一樣,所以很容易就看上別人做的東西了。”她笑稱,“這也是相互幫忙”。

  逐步變成一種日常

  “當時我的父母特別反對我穿漢服。”回憶起第一次穿漢服,李卓頗有些無奈,“當時他們就覺得現在小孩子的審美怎麼這麼奇怪。”

  當時,在李卓父母的眼裏,漢服是一種“奇裝異服”。後來,拗不過女兒的執著,李卓的父母開始和她一起參加漢服協會的活動,慢慢才了解漢服。

  “很多人對漢服有誤解,認為漢服是漢代的服飾,其實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飾。”雲南省漢服協會會長劉丹介紹説,“很多人是接觸漢服之後才知道,原來漢族也有自己的傳統服飾。”

  “我從了解到漢服之後就開始研究漢服。”還在上高中的李卓平時會經常看一些關于漢服的書籍,她笑著説,“後來開始讀一些歷史文化的書,感覺對自己的學習幫助還是很大的。”

  像李卓一樣的“同袍”還有很多,漢服幫他們打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

  在了解更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些“同袍”開始沿襲傳統的生活方式。王畛彤接觸漢服後,也會品茗插花,彈琴抄經。這樣的生活方式影響到了正讀三年級的兒子,“他現在會穿漢服和我一起出門,在家也會學著彈古琴,我們都叫他‘漢二代’。”説起兒子,王畛彤滿眼笑意。

  開了舞蹈工作室的王瑞節,經常穿漢服到教室上課。“班裏的小朋友會好奇地問東問西,我都會一一解答。”身為老師的她,經常為孩子們普及傳統文化,“有時候也會跟孩子們講講中國的傳統節日,或放一些唐詩改編的歌曲。”

  面對互聯網上經常出現的漢服亂搭,劉丹和“同袍”們並不認可。

  “漢服並不完全是古風。”從漢服的剪裁規制、衣領袖口到顏色搭配,都蘊含著傳統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傳承,在劉丹眼裏,漢服的演變是中國漢民族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被問及是否會在意周圍人異樣眼光時,王畛彤笑著搖頭:“我們的傳統服飾這麼美,穿上感覺很自豪,也很坦然。”周圍的“同袍”們紛紛點頭。

  “我們因漢服聚在一起,相互支援。”劉丹認為,漢服協會的存在與發展既是“同袍”對彼此的認同,也是大家對漢民族文化與風俗有共同的認知,是對民族性的呼喚。

  除了一起穿漢服,劉丹也會和會員一起開辦國學經典課,宣講國學知識。“雖然我們只是一股小力量,但也有責任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播,營造傳承傳統文化的氛圍。”

  在劉丹看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任重道遠,需要讓更多人了解,但不能停留于此。“它應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活的文化,一種日常。”(記者白靖利、彭韻佳)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小錦鯉“遊”出大産業
小錦鯉“遊”出大産業
皖南冬韻
皖南冬韻
天路彎彎
天路彎彎
吉林長春大雪紛飛
吉林長春大雪紛飛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23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