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無人收割 科技糧倉——顆粒歸倉背後的“高精尖”
2019-11-06 20:37:0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11月6日電 題:無人收割 科技糧倉——顆粒歸倉背後的“高精尖”

  新華社記者王建、周勉、林超

  不久前,在黑龍江省墾區紅衛農場種植戶賈偉的水稻田裏,一臺黃白相間的水稻無人收割機在作業,自動行駛、自動轉彎、自動收割……收割機精準、靈活地完成了每個環節。水稻收割完,緊跟其後的一臺無人駕駛翻地機車完成深翻。

  今年賈偉種了170畝水稻,首次嘗試無人收割。“事先設定好程式,全程無人作業,人坐在地頭收割機就能幹活,不但收獲品質高,確保了顆粒歸倉,還節約了勞動力。”賈偉説。

  全國秋收基本結束,記者在一些糧食産區調查發現,顆粒歸倉的背後,一些“高精尖”的農業科技運用越來越多。在黑龍江省孫吳縣樺林現代農機合作社玉米地裏,一臺聯合收割機正在收獲玉米,車身上,有一個顯眼的接收信號的裝置。

  “這是北鬥衛星定位自動導航係統、智能數據監控和傳輸係統。”合作社理事長吳德顯説,有了衛星定位導航,把作業地塊的經緯度數據輸入係統設定後,就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

  秋收之後,如何科學儲糧,關係糧食安全。在中央儲備糧湖南省寧鄉直屬庫,每個糧倉都實現了智能控溫。寧鄉直屬庫主任許飛説,每個糧倉專門定制了四臺大功率空調,可以將整個糧倉的溫度控制在合適溫度。此外,倉壁貼滿了防火隔熱材料,在糧堆內部,分布著78根電纜,上面共有312個測溫點。

  許飛介紹,通過監測溫度,就能判斷糧食是否發生蟲害和水分變化。一旦某個點位的溫度升高,中樞係統將發出指令,冷卻機和安置在糧倉底部的送風管道會對糧食進行降溫和通風處理。

  另一種科技手段是氮氣殺蟲。倉內的數十個氮氣囊將糧食嚴密包裹。當氣囊裏的含氮量達到98%時,可以殺蟲。工作人員會定期佩戴氧氣面罩進入倉內檢查,一是看氣囊是否有破損,二是看氣囊含氮量是否充足。當氮氣消耗到一定程度時,專門的制氮機房會通過管道補給氮氣。

  糧倉內的所有數據和實時情況都通過一臺電腦,在智能化糧庫整合控制平臺上觀測。許飛説,過去儲糧手段差,如今隨著高科技的應用,做到了科學儲糧,確保了顆粒歸倉。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多彩秋色“繪”泉城
多彩秋色“繪”泉城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挪威:絢爛北極光
挪威:絢爛北極光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5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