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帕裏河畔訪“古堡”
2019-08-09 09:12:43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沿著曲折的帕裏河逆流而上,穿過河谷、險灘、懸崖後,站在雪山頂上極目遠眺,一個形似“堡壘”的村落出現在眼前,這便是巴卡村卡熱人家。

  卡熱組,一個距離北京5000余公里的偏遠村落,位于西藏阿裏地區札達縣楚魯松傑鄉。這裏雪峰矗立,山高谷深,與印控克什米爾僅有半山一河之隔。

  卡熱,藏語意為“堡壘堤壩”。據傳,卡熱的先民曾住在河邊懸崖上的洞穴裏。堡裏僅有一扇門進出,一條路通達。村裏老人索朗多傑説,鑿穴群居是為了防禦強盜。

  舊西藏,楚魯松傑十分封閉,盜匪猖獗。西藏和平解放為邊陲居民送來了新生,翻身當家的卡熱群眾,趕走盜匪、發展生産、放牧巡邊,並成為“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古堡”換新顏

  海拔4000米的卡熱生産組,原本叫卡熱村,是原曲松區的一個邊境行政村。2012年,西藏自治區決定設立楚魯松傑鄉,卡熱隨之成為一個新的邊境生産組。

  74歲的索朗多傑和69歲的老伴旦增措姆,一直住在村裏。

  今年開春,老兩口從阿孜冬季牧場遷回邊境小康村的新房裏。平房內,臥室、客廳、廚房、儲物間、廁所、大院等劃分合理,寬敞的院落裏能種菜養花。

  “現在社會安穩,沒有強盜,住上了這麼好的房子。”索朗多傑老人喝著可樂説,“這樣的生活,一輩子想都沒想到。”

  以前,卡熱村屬于西藏托林寺的勢力范圍,村民除了給寺院納稅、支差役外,還要提防強盜的劫掠。

  沿著曲折的河床,索朗多傑帶記者來到了祖輩居住過的“堡”下。只見懸崖上洞穴密布,在經年的風吹日曬和雨水衝刷下,多處已坍塌,狀若峭壁。

  曾攀岩到洞穴裏的鄉幹部格桑多吉給記者描述説,洞裏沒有窗戶,一片漆黑,裏面有石灶和已熏得發黑的石凳,猶如古人留下的遺址。

  國家對邊境地區的關心關懷和長效治理,為卡熱村送來了曙光,解放軍趕跑了土匪。卡熱人走出“古堡”,在對岸的山腰上建起了屬于自己的第一代房。低矮、狹小,如今已是斷壁殘垣。

  2005年,國家補助6000多元,索朗多傑領著子女在老房前建起了土木結構的第二代房。房屋分為兩層,每層約30平方米。雖然墻壁和地面是夯土而成,屋頂的椽子也很稀疏,但家人十分滿足。

  “我們再也不用住在窯洞裏了。”索朗多傑的妻子旦增措姆拉著丈夫的袖子説。

  過了七年,國家在西藏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卡熱人家又動起了蓋新房的念頭。于是,一座座磚石房在山腰上建了起來,客廳和臥室是藏族風格的圖案,還吊了頂。如今,這裏圈養牲畜。

  2018年,巴卡村邊境小康示范村項目正式啟動。按照每人平均30平方米的標準,卡熱群眾每家都分到了一套獨家院落。帕裏河在村莊腳下歡騰,古堡、老房、新房赫然相對,三面環山的小康新村猶如掌心之寶,在夕陽和雪山的掩映下熠熠生輝。

  “衣食”兩重天

  女主人一聲“開飯了”將記者的思緒拉回到了眼前。村支部書記次白益西家的餐桌上擺了一菜一湯:青椒馬鈴薯炒牛肉和白菜湯。另外,還有風幹牛肉和酸蘿蔔炒牛雜,用來下酒。

  談笑間,記者在次白益西家裏吃了一頓香噴噴的晚飯。眼下這麼一頓家家都能吃得上的平常飯菜,在舊西藏,應是領主才能享用到的盛宴。

  “那時,地裏産的青稞不多,牛羊也少。”在老人索朗多傑記憶裏,家人從來就沒有吃過飽飯。每年不到藏歷六月,青稞就吃完了,只能以馬鈴薯、野菜充饑。

  吃穿的變化,讓索朗多傑感慨萬千。他盯著記者説,我小時候,整個冬天一家人才有一只羊吃,根本沒見過米面。現在我們米面不愁,牛羊肉充足,出山一趟,還能買到新鮮的菜蔬水果。

  至于穿著,過去大多是手工紡織氆氌制成衣和牛皮縫制的靴子。由于草場有限,牲畜不多,即便是氆氌衣和皮靴,也不是人人都有得穿。在老人的回憶裏,很多人是赤腳赤膊的。

  由于這里長期與世隔絕,鮮有外人進入,當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如浩蕩東風吹過萬裏高原的時候,這裏成為全西藏僅有的幾個沒有進行民主改革的地方。

  改變,從1962年開始,在黨的領導下,這一年楚魯松傑的人們不再向領主和寺院交稅。深山裏的群眾,第一次吃飽了肚子。

  雖然吃飽了飯,但新生活還遠沒有到來。21世紀初,一條僅容一輛車行駛的簡易公路,穿越雪山修到了楚魯松傑。道路的通暢,將深山和外界緊密聯繫到了一起。

  “家裏給我買了件藍布料的新衣,感覺特別時髦。”當時只有22歲的次白益西,對此記憶猶新,“第一次看到了新鮮蔬菜,吃到了青椒和西紅柿。”

  道路的瓶頸被打破,人們的生活也隨之改觀。

  每年封山前,29歲的仁青歐珠都會開著自家的皮卡車,前往獅泉河鎮購買過冬的生活物資。15袋米面、400斤牛肉、20袋焦炭和4箱白菜青椒,能保證一家人過冬無憂。同時,他還為妻子央宗卓瑪特地選購了新款牛仔褲和運動鞋。

  “現在,手頭有錢,想穿什麼,想吃什麼都能買到。”仁青歐珠説,“這些都是國家好政策帶給我們的。”

  “行路”在腳下

  3月28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卡熱組的群眾一大早就乘車來到巴角組,兩組歡聚,隆重慶祝翻身解放60周年。

  一輛輛越野車和皮卡車載著卡熱組男女老幼,翻山越嶺,一路歡笑,像是過藏歷新年般熱鬧。

  “泥腿子還能坐上小汽車!”在索朗多傑眼裏,過去那種“出行基本靠走”,連騎馬都是做夢的事,如今卻變成了小汽車代步。他感嘆道:“世事真的變了!”

  變化的不僅是出行方式,還有路。

  如今,從曲松鄉到支普其的柏油公路正在鋪就,鄉裏通往卡熱、松傑、楚魯、巴角組的通村公路已四通八達。卡熱群眾再也不用走路、騎馬或乘牛皮筏出行。

  66歲的謝朗多傑出生在西藏民主改革前,在他小時候,整個深山裏是沒有公路的,村前的帕裏河水流湍急,需要乘牛皮筏才能渡河。過了河就只能走路,稍富裕的人家,才有馬可騎。

  “舊社會,我的父輩們是無路可走的。那時,腳上穿的皮靴不多,赤腳走上一天去放牧是常有的事。”謝朗多傑説。

  謝朗多傑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人們給縣裏領導提的三個願望是:修路、駐軍、建學校。

  30頭牦牛、15匹馬馱來建築材料,在松傑河和帕裏河交匯的貢弛組建起學校,這是1985年發生在楚魯松傑的故事。老人回憶説,第一年就招收了48名學生,當時年齡較大的學生已十幾歲了。

  免學費、能讀書,一條現代教育之“路”正在深山裏鋪就。

  今年39歲的強巴卓瑪,12歲時才進入小學讀書。“那時,教室是土木房,學校也不大。”她在校學習了漢語和數學,成為家裏“最有文化的人”。如今,強巴卓瑪在鄉裏開了商店和茶館,能算賬、會經營。

  知識改變的不僅是命運,還有思維模式。每年夏秋季節,鄉裏築路、建房工地開工,仁青歐珠都會去工地打工。不僅如此,他還學會了電焊、蓋房技術,希望能靠技術致富。

  次白益西和4家鄰居合資在獅泉河鎮買了一個平房,他告訴記者,寒假裏孩子們可以住自家房,剩余房屋可以出租,也是一份不錯的收入。

  春到深山,卡熱組背後的大山,依然是白雪與巨石相間的顏色,村前的農田裏散發著清新的泥土氣息,白楊抽綠。遠遠望去,“古堡”宛如嵌在雪山腳下的一幅油畫,層次豐富。

  “舊社會,我的父輩們無路可走;新時代,共産黨帶我們走向了幸福路。”索朗多傑説,“只要跟黨走,就一定能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記者 陳尚才)

+1
【糾錯】 責任編輯: 黃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古堡前的愛丁堡國際軍樂節
古堡前的愛丁堡國際軍樂節
百年“老江橋”成哈爾濱旅遊“新名片”
百年“老江橋”成哈爾濱旅遊“新名片”
河北靈壽:暑期快樂學舞蹈
河北靈壽:暑期快樂學舞蹈
湖南炎陵:摘黃桃 促增收
湖南炎陵:摘黃桃 促增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1151124854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