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交互更智能 編程更抽象 未來機器人將是家庭新成員
2018-08-18 15:57:00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機器人大會上展示的商業金融服務機器人。安旭東 攝

  幫老人配藥聽診,陪小孩學習玩耍,還能不知疲倦地在工廠搬運物料,乃至進軍探索浩瀚宇宙……機器人正在以普通大眾切身可感的速度蓬勃發展。昨天,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人工智慧與融合”論壇上,來自美國、俄羅斯、以色列、日本、中國、澳大利亞、約旦的多名機器人研究專家圍繞“未來30年全球機器人發展暢想”展開高峰對話,就機器人充電供電、人機交互、訓練進化、倫理道德等問題碰撞出一朵朵智慧的火花。

  機器人主動跑向人類?

  未來機器人與人交互更智能

  過去幾年間,互聯網、智能手機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未來機器人或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新的可能。“其實人類很多時候並不局限于我們的身體,而是不斷拓展自身的可能性,探索各種各樣的感知。”俄羅斯機器人協會主席Alisa Koniukhovskaia表示,就像互聯網、書籍成為我們記憶的延伸一樣,機器人未來也可能成為我們身體在這個世界上的延伸。“當我意識到出門忘帶手機時,會很匆忙地回家拿手機。未來機器人或許會像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變得不可或缺。”

  以色列機器人協會主席Zvi Shiller則認為,未來機器人與人的交互將更加智能化。“目前很多機器人設備無法移動,而未來很多機器人都能移動。比如我出門忘帶了機器人或手機,不再是我回家找它們,而是它們主動向我跑過來。”

  “人類面臨兩個世界,一個是真實世界,一個是虛擬世界,智能手機就像是一個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連接點,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使用智能手機。”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研究室副主任劉連慶表示,機器人在未來將是網絡空間和真實空間的最佳連接點,“到那時,機器人不僅能像手機一樣給我們提供資訊,還能夠按照指令直接走出去改變世界。”

  怎麼解決大規模供電?

  未來機器人電能消耗或更低

  機器人的自動能源問題一向是業內關注的焦點。“如果未來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且能夠自由移動,那麼它們所需電能的頻率將非常高,就像電動車一樣,我們該怎麼解決機器人的大規模充電問題。”一位來自芬蘭赫爾辛基的觀眾向專家們問道。

  “我們正在研究一種運算設備,它的能耗非常的低,而我們也從一些係統當中獲得了一些啟發。”日本機器人學會副主席Minoru Asada認為,他們可以運用一種比較新的運算方式,來節約很多能源,“給機器人無線充電也是一種解決方法,就像現在的手機一樣,這樣也能解決單靠太陽能供電不足的問題。”

  “隨著奈米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機器人身上的小型感測器會越來越多,這會使得機器人的能耗進一步降低。”劉連慶指出,人體其實也是一個能源産生器,“以後我們可以考慮用人體來給機器人充電,畢竟人體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産生能量的集合體。”

  能教育小孩幫助老人?

  未來機器人或成家庭新成員

  機器人在教育、科學領域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機器人並不是一個單獨的學科,而是很多學科的綜合體,這也使得機器人成為一種天然的教學工具。”阿拉伯機器人協會主席Ismail Yasein認為,最新一代的孩子們是“數字一代”,不但越來越聰明,使用的智能設備也越來越多,“孩子們有很多機會去改善他們的學習方式,三十年後,機器人會成為一個非常智能的教學工具,讓孩子們更好地愛上科學。”

  “機器人可以成為年輕人很好的玩伴和學習伴侶,也能把娛樂和教育結合起來。”不過,在Minoru Asada看來,我們應當把青少年使用的這些機器人視為一種有道德情操的或者有道德主體性的東西,“他應該具有人類一些基本道德,並和相關的法律結合起來,這應該始終記在我們腦海裏。”

  “我在以色列推廣機器人時總對大眾説,你喝完水,就忘了水的存在,用完車,就忘了車的存在,但機器人不一樣,它會成為你的家庭成員,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Zvi Shiller認為,機器人很可能在未來成為我們的家庭成員,就像我們養的狗狗或貓咪一樣,“它應該發揮一些日常功能,比如幫助老人吃飯穿衣,協助兒童寫作娛樂等。”

  編程更智能更人性?

  普通人也能訓練機器人

  機器人發展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成熟,今後這些機器人,普通人能輕松對它們編程操作嗎?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主席Oussama Khatib拋出的這一問題引發了眾人的思考。

  “我們有了機器人的硬體、感測器和架構,但我們仍在用比較低級的方式來編程,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給它們梳理清楚。我們今後是否能做到一款機器人見面就能使用,讓老人和小孩都能操作,而不是需要專家來操作界面。”Oussama khatbi表示,未來當我們告訴機器人給我一杯咖啡時,它就能自動把這句話轉化成行動,“盡管目前讓機器人將抽象指令轉化成具體動作,仍然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機器人所面臨的環境不是固定的,對某個特定的環境適應,不代表放到其他環境裏就行得通。這確實需要我們在編程中更抽象化和智能化。” Alisa Koniukhovskaia表示,專家正試圖把不同的感測器連接起來,“就像你打電話時,告訴電話需要找誰,電話就通了。機器人也一樣,它只是個中介,普通人可以用從雲端下載一些程式來讓機器人適應不同的環境。”

  Zvi Shiller則指出,對下一代機器人,我們可以提取一些通用性的技術。“今天我們有一個工具箱,你摁一個按鈕就得到了解決方案。機器人也會往這個方向走。普通人只需要考慮輸入和輸出,機器人本身則像個黑匣子,裏面的軟件並不需要大眾去了解。盡管黑匣子裏面是多維度的,有很多的環路來實現它的靈活性。” (記者 袁璐)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熊貓萌上天 川航熊貓客機首飛北京
大熊貓萌上天 川航熊貓客機首飛北京
中國紅十字會向敘利亞提供醫療援助
中國紅十字會向敘利亞提供醫療援助
船兒歸來魚滿艙
船兒歸來魚滿艙
曬秋
曬秋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12329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