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高校如何跑贏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時間差
2018-06-13 07:43:44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1981年,浙江大學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所,在那時,這幾乎是全國“第一家”。之後的幾十年中,該研究所經歷了風風雨雨,1985年到1995年可以稱作是“低谷期”,上世紀90年代甚至面臨改名的危機,不少該研究所畢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直到2010年,在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下人工智慧大熱,這個研究所再一次變成人們的焦點。

  吳飛是該研究所的現任所長,也是人工智慧這門課程的主講教師。經歷了人工智慧從冷到熱的過程,吳飛目前思考的新問題是:如何在高校培養人工智慧人才。

  吳飛做了這樣一個統計:根據教育部2012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本科專業一共分為14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506種專業。在506種本科專業中,涉及到“智能”的一共4個專業。“也就是説,如果純粹從智能這兩個字來看,有關智能的專業佔所有專業的0.8%。”

  吳飛還注意到,根據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2018年4月更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全國一共有111個一級學科,沒有智能科學這個學科。

  這一直是不少人工智慧領域教師的遺憾。可喜的是,在不久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已將這一問題納入到教育部近期工作重點:“下一步將深入論證人工智慧學科內涵,推進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並盡快提出增加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招生指標的方案,科學合理、穩步有序地擴大人才培養規模。”

  “人工智慧雖具有一定的學科獨立性,其實是和其他學科交叉和滲透在一起的,如電腦學科、控制學科等。人工智慧的內核學科分散在很多學科中,現在要做的是歸納這些‘內核’,並且在專業設置上要有針對性。要麼學術頂尖,要麼學科交叉,要麼針對行業。”吳飛説。

  人工智慧是一個發展迅速的領域,然而,高校培養人才往往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其中的時間差就造成了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模式不匹配的情況。如今,不少高校已經開始研究解決這一問題,跑贏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時間差。

  4月2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中指出,要重視人工智慧與電腦、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慧+X”的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表示,“學校最重要的是把未來人工智慧所需的人才基礎打好。所以學校做了兩件事:一是教師之間的專業交叉。學校專門頒布了一係列關于交叉學科、交叉學位的政策。這些關于科學研究、教師兼職的一係列文件形成以後,大大調動了老師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積極性。二是加強醫工和人文的結合,成立了腦與智能實驗室,希望從對腦的研究中找出一些機理上的原創性突破。”

  尤政認為,未來的發展有很多不確定性,高校要著眼于未來10年、甚至20年以後用到的知識,而不是把現在相對成熟的資訊領域技術簡單應用到人工智慧領域。“高校的人工智慧可能更多的是擔負起未來競爭中的引領責任。”尤政説。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表示,在人工智慧領域,高校肩負著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兩大重任。“在人才培養方面,研究生的培養至關重要。人工智慧涉及到多個學科交叉的問題,研究生培養是人工智慧學科重要的切入點,他們是支撐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

  而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建東看來,在這樣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環境下培養人才,按過去掌握知識的要求是不夠的。“從人才培養的角度,我們要思考如何在技術的驅動下改變人才培養的模式。”

  李建東認為,首先要培養學生對各種新知識的適應能力,其次是培養學生怎麼改變這種狀況的能力。“學生學過的知識可能幾年以後就完全變了,因此培養人才要以能力為先,讓學生在多學科交叉的環境下適應未來的變化,培養構建知識的能力,培養改變世界的能力。”(記者 葉雨婷)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彩粽”迎端午
“彩粽”迎端午
“大鼓”出山
“大鼓”出山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巧手剪出“世界杯”
巧手剪出“世界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12297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