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共用護士”直面護理短板 打破傳統醫療行業壁壘
2018-05-13 09:37:41 來源: 工人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省去了路上和就診排隊的時間,花了不到200元,特別值得。”日前,家住福州城郊的老李,通過一款APP,約了兩名護士到府為其護理。

  原來,老李患有直腸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醫院更換造口袋,費時費力排隊,還要麻煩家人跟著遭罪。而這次,通過這款APP預約了兩名護士到府為老李在家完成了造口護理,購買一次服務,老李向兩名護士共支付了199元的酬勞,其中服務費100元,到府交通費99元。

  護士到府送醫,對行動不便的患者來説是一項極大的便利。記者了解到,巨大的護理需求和專業護理力量通過“互聯網+”的形式整合,“共用護士”正在走進普通老百姓家庭,帶來便捷高效的服務。

  “共用護士”興起

  “與一般軟件沒多大區別,下載注冊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需要的服務,很便捷。”為老李服務的兩名護士是老李的兒子在互聯網移動護理平臺上請來的。

  據了解,該平臺是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雙創中心扶持的一個移動健康護理服務平臺,也是福建省內首個“互聯網+”居家護理服務項目。依托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通過智能化、科學手段及平臺化管理,使患者及家人與優質護理資源高效、精準對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平臺所提供的護理服務有8大類。進入平臺首頁後,可選擇所需服務,諸如母嬰、術後、口腔、家庭、美容等,點擊進去後可再選擇具體服務類別。每一個項目,都有具體的服務説明。選擇預約時間及預約套餐,然後詳細填寫服務需求,上傳被服務對象的就醫證明,點擊立即預約,就可完成預約。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雙創中心主任、健護寶APP創始人李其鏗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健護寶移動護理服務平臺的搭建,為出院患者、母嬰、居家老人等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為專業護理服務進入家庭開辟一條途徑。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目前以“共用”為名的醫護到府服務正在興起。早在2016年,一款名為“金牌護士”的APP就正式上線,其中護士到府是其主打産品,這一大類下提供的服務包括到府打針輸液、靜脈採血、外科傷口換藥、灌腸、吸痰導尿、鼻飼護理及指導等10多項。金牌護士最初的運作跟滴滴打車有些類似:這邊患者根據需求下訂單,那邊護士搶訂單。後來為了保證服務的專業到位,改變為係統派單模式。

  記者了解到,以“共用醫護”“護士到府”為定位的醫療應用軟件有近20個。它們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專門以醫療服務為主的到府軟件;另一種是服務種類更多但包括到府醫護的直約平臺軟件。兩者都以護士線上接單、線下服務模式為主。此類APP的使用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步:首先用戶通過手機驗證碼登陸APP,之後在個人中心完善個人資訊,但是也只是需要自行填寫簡單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身份證號這四個資訊。完成身份認證後,用戶便可直接開始預約到府服務,預約程式需要填寫服務對象相關資訊,資訊必須包括用戶就醫證明,必須上傳的是患者處方、藥品,缺少以上兩者的用戶無法進行預約,而護理工具可由平臺方護士提供,但需要另外繳納費用。之後,平臺便會對預約用戶進行審核,不符合接單要求以及風險較高的平臺會選擇拒接。

  打破傳統醫療行業壁壘

  “花不多的錢,享受到在醫院享受不到的服務。”採訪中,大多數人對“共用護士”表示歡迎。業內人士指出,“共用護士”借助分享經濟模式,將分散的護士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打破了傳統醫療行業壁壘,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特別是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患者來説,更是一項極大的便利。

  “雖然有社區醫院,但老人家年紀大了,行動不便,如果有醫護人員到府,我們在外工作就放心多了。”市民羅先生是獨生子,做銷售的他一年到頭都在外面跑,在他看來,“共用護士”可以減輕家庭養老壓力。更重要的是,護士們是經過培訓的技能人才,與普通的保姆、護工相比,她們的服務更加專業、周到。

  根據國務院今年初公布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係建設規劃》,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佔總人口的17.8%,其中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目前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方式,而保姆和護工並不具備專業護理知識,醫護到家可以促進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時間的融合。

  此外,根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目前我國2.22億老年人中近1.5億患有慢性病,91.2%的已故老人死于慢性病;老年癡呆患者至少為700多萬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萬,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萬人,預計2050年失能老人將達到9750萬。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的心理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巨大,家庭照料負擔嚴重。

  而“共用護士”模式對于護士來説,在發揮自己專業能力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收入,很多護士都願意嘗試。據統計,全國注冊護士總數為324萬人,護士的整體收入水準不盡如人意。在已離職護士中,48.8%的護士離職原因是收入低。

  對于護士而言,移動護理平臺為她們提供了技能變現的機會。“要上夜班,不僅辛苦而且收入較低,如果能用自己的專業兼職賺錢還是挺好的。”護士小劉表示,對這樣的業余兼職機會感興趣。

  作為全國首個互聯網醫養服務試點項目,醫護到家曾披露其2016年的護士到府營運大數據。對醫護到家32000多名認證執業護士、3萬多名用戶和10多萬有效訂單的分析顯示,北京、上海兩個大城市佔了總服務份額的50%,其中北京獨佔38%。這表明,老齡化程度較高、現代化程度也較高的大城市對醫護到府的接受程度更高。

  行業標準需要完善

  業內人士表示,“共用護士”確實解決了很多老人就醫難的問題,減輕了養老壓力,但“共用護士”仍然是一把雙刃劍。在服務過程中,護士如何保證自己操作的安全性,服務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特別是術後病人,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無法預料的後果。而且服務過程中因涉及隱私還不能全程記錄服務過程,出現糾紛將無法舉證。而且目前健護寶平臺上的護士還不夠多,服務范圍還有限,最重要的是很多護士還是在校學生,經驗較缺乏,這也是很多市民擔憂的地方。

  護士們也有擔憂,人身安全如何保障。不少”共用護士”平臺表示,他們也考慮到這個問題,甚至推出兩人同時到府服務的模式,但目前護士到府的行業標準缺乏、風險規避制度尚無,對護士以及病人而言,都沒有保障。

  在福建省護理學會秘書長鄭翠紅看來,“共用護士”到府提供服務,仍存在不少制約因素。比如,護士到府的行業標準尚未統一、風險規避制度缺乏等。

  相關專家認為,一方面該類應用平臺滿足了行動不便的患者的需求,但另一方面確實存在安全隱患及違規行為問題。對于兼職醫護人員審核問題,有些平臺表示,針對兼職護士有嚴格的審核標準,需要提供所有相關證書,並且根據不同項目有不同的審核標準。(記者 吳鐸思)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相關新聞
  • ICU護士為患者手繪需求卡 想喝水想大便卡片能搞定
    余杭五院ICU的90後小護士湯瑩在這裏工作3年了,最近,為解決和病患的溝通難問題,她手繪了一套暖心的“患者需求卡”。”  湯瑩説,3床的大伯右手還可以動,前兩天,護士用需求卡詢問他時,他老是搖頭,拿給他牛奶和雞蛋,也一個勁搖頭。
    2018-05-13 08:02:33
  • 廣西精神病醫院男護士:膽大心細成香餑餑
    ”後來,在家人的支援下,黃欣從廣西醫科大學護理專業畢業,投身廣西腦科醫院精神科成為一名男護士。但在黃欣眼裏,精神科和別的科室無太大差別,同樣面對的都是患者,只是分工有所不同。
    2018-05-11 14:59:11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空之眼瞰汶川地震災區十年巨變
天空之眼瞰汶川地震災區十年巨變
慈母手中線 繡得家團圓
慈母手中線 繡得家團圓
放飛“滾地龍”
放飛“滾地龍”
安徽蕪湖:馬鞭草花開迎客來
安徽蕪湖:馬鞭草花開迎客來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8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