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傳媒在線 > 新華社名記者 > 張旭東 > 2005年以前作品

 



新華社國內部經濟採訪室記者,長期負責金融證券財經報道領域。先後就讀於青島大學和中國新聞學院,獲工學和新聞學二學士,1999年7月畢業分配至新華社。中共黨員。
  在業務上,有人曾將記者比做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艱難將巨石推至山巔,卻又跌回起點,然後再推,如此周而復始--看似重復,實則無數次地應對更新與挑戰。做一名記者,就要心無旁騖,勤奮每一天,積極尋找向上的力量。
  入社至今,張旭東已采寫署名新華社通稿2000余篇,其中中國新聞名專欄“新華視點”相關稿件超過了100篇。作品先後獲得十五屆中國新聞獎、兩次全國人大新聞一等獎、首屆“全國安全生産好新聞”一等獎、全國五一新聞獎一等獎等獎項。
  他采編的《中國股市:風物長宜放眼量》《會計師事務所能否對造假者説“不”》《一份觸目驚心的審計“清單”》《國企産權改革:“深水區”裏如何前行》《出其不意、情理之中的改革》《費俊龍一個“跟鬥”351公里》等稿件曾産生一定程度的社會反響。著有《突破:中國股市重大事件高層採訪手記》一書。

  2005年以前作品 ..

中國股市走過“悲喜交加”的2004年
經濟學家評説:銀行加息對百姓生活有何影響
國企産權改革:“深水區”裏如何前行?
新華視點:直面煤礦的安全軟肋 礦井深處的採訪
私産入憲 住房不能説拆就拆了
誰該接受大火的拷問?衡陽特大火災坍塌事故現場調查報告
探尋交通安全之路——預防交通事故•對策篇
滾滾車輪下的危機 預防交通事故 現狀及對策
開放式基金遭遇“贖回危機” 能否越過這道坎
這一瞬間最讓我感動 四位新華社記者講述抗洪故事

10小時的緊急撤退 大堤破堤3700名群眾撤離紀實
你的生活安全嗎?防範生活中的意外事故
縱橫國際事件:會計師事務所能否對造假者説"不"?
無法省卻的安全成本——對安全生産事故頻發現象的再思考
崩裂的54億元資金鏈--"中科創業"股價操縱事件始末
銀廣夏公布投資行為剖析 昔日高度集中變分散持有
破解1.4萬億元不良資産難題
中國股市走過“悲喜交加”的2004年
經濟學家評説:銀行加息對百姓生活有何影響
國企産權改革:“深水區”裏如何前行?

新華視點:直面煤礦的安全軟肋 礦井深處的採訪
私産入憲 住房不能説拆就拆了
誰該接受大火的拷問?衡陽特大火災坍塌事故現場調查報告
探尋交通安全之路——預防交通事故•對策篇
滾滾車輪下的危機 預防交通事故 現狀及對策
開放式基金遭遇“贖回危機” 能否越過這道坎
這一瞬間最讓我感動 四位新華社記者講述抗洪故事
10小時的緊急撤退 大堤破堤3700名群眾撤離紀實
你的生活安全嗎?防範生活中的意外事故
縱橫國際事件:會計師事務所能否對造假者説"不"?

無法省卻的安全成本——對安全生産事故頻發現象的再思考
崩裂的54億元資金鏈--"中科創業"股價操縱事件始末
銀廣夏公布投資行為剖析 昔日高度集中變分散持有
破解1.4萬億元不良資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