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傳媒在線 > 新華社名記者 > 孟娜 > 2008年作品

 



    孟娜,新華社對外部政文室記者。2001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新華社對外部,從事中英文雙語新聞報道工作。

    四年來,先後涉足水利、政治和法律領域的重大新聞報道。參加2003年至2005年"兩會"報道和多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道、博鰲論壇報道、第九屆全國婦女大會報道、淮河水災、三峽截流、長江防洪等重大報道。  

    2002-2004年,《突發事件報道的不斷改進折射政府執政理念轉變》、《中國傳媒時政報道"變臉":"大人物"讓位"小人物"》、《中國私營企業家的中共黨員比例上升》、《雷鋒和姚明:中國人尋找多元偶像的崇拜》、《中國首次橫斷長江三峽》、《中國實施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等六篇稿件獲得新華社社級好新聞。並獲得全國人大好新聞一等獎、三峽建設好新聞等其他獎項。

    近兩年來專職採訪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多數稿件都與"立法"、"反腐"等神聖的字眼聯在一起,從而有幸見證了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司法領域的歷史履印。


  2008年以前作品 ..

北京奧組委:全面進入賽時運行
奧運會開幕式準備好了!
國際武聯秘書長王筱麟談“北京2008武術比賽”
譚盾解讀奧運會頒獎儀式音樂
北京奧組委:倒票得到遏制 假票顯露苗頭
外國政要都住哪?“夢八”為何住村外?--北京奧運會賽事服務工作解讀
花了多少錢?都花哪兒了?——奧組委及北京市官員解讀“節儉辦奧運”
述評:不能讓“新聞自由”凌駕於中國法律之上
有朋自遠方來 北京熱迎參加奧運會各代表團
激動與壓力並存--中國代表團談入住奧運村

外媒關注北京奧運會:開放進程中的新聞競技場
“挾洋自重實屬無恥”——中國主流媒體近期持續批駁達賴集團言行
九洲體育館的兒童節
四川地震災區海外救援物資發送大追蹤
一切為了生命——中國對數千名地震傷員進行轉移救治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這是救援經歷中最感動的一次
志願者:中國公民意識的崛起
中國部分地震災區農民開始陸續返鄉重建家園
震區迎戰三大考驗
震災信息透明化:中國政治社會進步的水到渠成

挽救生命:中國決不放棄的使命
人類首次將聖火送上地球之巔
北京奧運會悄然改變中國人行為
中國當代青年眼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
“歷史在這裡很直觀、很清楚”--西藏文物、檔案、古跡的訴説
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律師數量顯著上升
中國決心旗幟鮮明繼續推進反腐鬥爭
中國人大監督關注熱點難點 講求實效
"香港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香港特區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開始聚首京城

中國兩會將用“科學發展”應對今年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