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傳媒線上 > 新華社名記者 > 劉洪 > 2008年作品

 



  “9•11”事件後,被派往巴基斯坦報道“世紀第一戰”,在巴阿邊境重鎮白沙瓦從事新聞採訪,後進入阿富汗,在那裏進行了長達36天的艱險採訪,是中國第一批進入喀布爾的記者之一,直接目睹了阿富汗由戰爭走向和平的過程。

  阿富汗回來後,又常駐耶路撒冷工作,採訪過阿拉法特、沙龍、佩雷斯等風雲人物,聽多了自殺式爆炸的悶響聲,更感受了戰火下無辜民眾的無奈、苦痛和絕望。

  數年戰地報道九死一生。數十篇戰地稿件被評為各級好稿。不少英文現場報道時效世界第一,超過美聯、路透等世界性大通訊社。

  應國內《參考消息》、《國際先驅導報》、《新民周刊》、《環球》、《瞭望》等許多雜志之約撰寫國際稿件。並曾在《環球》開有專欄,寫一些針砭時弊、放眼天下,有時也娛情養性的文章。

  曾多次接受中央臺、鳳凰衛視及其他地方電視或廣播平面媒體的採訪。

  著有《穿越炮火的眼睛》(新世界出版社,再版更名為《戰地記者死亡名單》)、另參與編輯出版了《科索沃戰火特快傳真》(改革出版社)、《中國不可欺》(中國書籍出版社),《世紀大盤點》(學習出版社),《興亡明鑒錄》(學習出版社)等書。

  2008年作品 ..

金融危機下“黑色星期五”的見聞與思考
經濟觀察:美國權威研究機構宣布經濟衰退
美國經濟自去年12月開始陷入衰退
經濟觀察:奧巴馬“新政”呼之欲出
短評:美國經濟向衰退滑落
美國政府高度評價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重要性
經濟觀察:金融危機陰影下的20國集團特別會議
林毅夫:“抄底”華爾街,中國沒有優勢
國際觀察:美國經濟面臨嚴峻考驗
專訪世行副行長林毅夫:金融危機給世界兩大教訓

經濟觀察:美國金融市場經歷“黑色9月”
美救市計劃遇挫説明瞭什麼
救助華爾街緊迫但須加強監管
“美國救市“猛藥”療效難料”
經濟觀察:美國金融救援方案邁出重要一步
美國近海石油禁採與開採的博弈
美國金融救援計劃的臺前幕後
著眼長遠 加強合作
美國“兩房”危機的教訓及前景
經濟觀察:美國政府為何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美國聯邦政府接管兩大住房抵押貸款機構
經濟觀察: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長強勁但難掩隱憂
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長強勁但難掩隱憂
經濟觀察:美國的生物燃料之爭
美國7月份新房開工量跌至17年來最低
隨筆:悍馬車被賣的背後
通訊:在美國人家看北京奧運
國際觀察:從房市援助看當前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的衰退迷霧
綜述:“底特律三巨頭”2008年的噩夢

經濟觀察:美國住房援助法案旨在重建市場信心
經濟觀察:次貸危機擴散至美國銀行業
經濟隨筆:拯救美國經濟的“魔杖”在哪裏
經濟觀察:新一輪金融動蕩考驗美國政府對策
專稿:美國何以輕易不動近海石油
經濟觀察:美兩大房貸機構困境引發次貸危機第四波衝擊
美國經濟面臨增速放慢和通脹上升雙重風險
綜述: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面臨全球增長放緩考驗
經濟觀察:警惕國際糧價大幅上升帶來的衝擊
綜述: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國際觀察:世界經濟“火車頭”急需新動力
經濟觀察:解讀布希2009財年預算
經濟觀察:如何看西方央行聯手救市
經濟觀察:美國將大規模改革金融監管體制
經濟觀察:美聯儲大幅降息的作用與風險
短評:美國監管當局的救市決心
綜述:“中國制造”仍受美國人青睞
經濟觀察:"雙重夾擊"考驗美國刺激經濟增長措施
經濟觀察:經濟刺激法案能否拯救美國經濟
新聞分析:美國為何“熱心”主辦氣候變化會議

短評:美聯儲緊急降息救市為哪般
經濟觀察:透視布希經濟刺激方案
通訊:美國人眼中的中國車
綜述:北美車展勁吹“綠色風”
經濟觀察:美國汽車工業感受嚴冬
經濟觀察:一百美元油價成因各方談
特寫:美國民眾無奈面對高油價
經濟觀察:從沃爾瑪的教訓看美國勞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