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傳媒線上 > 新華社名記者 > 李斌 > 2005年作品

 



  1972年生,鼠頭者也,曾為“武大郎”(武漢大學新聞係)。工作後當過幾個月“農民”(農村組),作為“選調生”,幹過一年半“輿論監督”(新華視點室),其余歲月包括今天仍“就業”于政文採訪室,從事時政、科技、環保等方面報道。

  如有所長,當屬科技報道。曾兩赴北極(1999年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2004年中國首座北極站記者團成員);1999年至2001年、200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獨家或為主的報道佔一半以上;和同事一起合作在2000年掀起了“奈米熱”和“基因熱”;曾率先報道關于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克隆大熊貓、中國芯、原子噴泉、人腦記憶“新大陸”等新聞。在科技新聞圈混得長了,被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笑謂“資深記者”。

  所謂代表性報道(包括與人合作)有《決戰奈米時代》、《"基因食品"質疑》、《技術黑洞探析》、《留學生直接從政調查》《歸國創業"小灶"現象分析》、《廉租房調查》等等。編著有《2004科技中國》、《你還是你嗎--人類基因組報告》等書。

  2005年作品 ..

(時政)溫家寶到哈爾濱察看松花江水體污染情況 看望廣大幹部群眾
(年終特稿)2006年,我們共同期盼——新華社記者歲末民生調查
(時政)"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是不能忘記的"——溫家寶親切看望何澤慧院士、張秉貴家屬
(時政)親切的交談 ——溫家寶看望季羨林、錢學森側記
(科技)本色人生——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黃昆逝世以後
(科技)深度撞擊和我們有啥關係--來自三位權威專家的"詮釋"
(科技)喀納斯"湖怪"是真的嗎——來自科學家的"解讀"
(兩會新華視點•連結)"除夕幹嗎不放假?"——會外群眾眼中的"除夕放假"
(兩會新華視點)炎黃子孫的同一天——政協委員呼吁傳統節日放假
(關注民工清欠)記者手記:對農民工工資清欠率不可估計過高

(農民工文化生活調查)菜農"煩憂熱線"折射農民工精神文化大問題
(農民工文化生活調查)他們的精神家園——農民工精神文化現狀掃描
(南極冰蓋科考•電話連線)萬裏連線中山站——科考隊員三人"談"
(南極冰蓋科考)挺進南極冰蓋之巔——寫在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冰蓋之巔之際
(南極冰蓋科考)冰蓋最高點並非"南極之巔"——南極冰蓋科考認識"誤區"解讀
(南極冰蓋科考)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冰蓋最高點
(南極冰蓋科考)南極冰蓋"最高點",您在哪裏?——請聽權威專家"解讀"
(南極冰蓋科考)人類首次進入南極冰穹A核心區域
(南極冰蓋科考)中國南極內陸冰蓋隊登上冰穹A"北高點"
一隊員因高山反應嚴重離隊南極冰蓋昆侖科考隊仍將"登頂"

陳軍:一個農民工與他的"煩憂熱線"
"煩憂熱線"摘錄
菜農“煩憂熱線”折射農民工精神文化大問題
他們的精神家園——農民工精神文化現狀掃描
“過癮”之路——黃伯雲科研團隊“問鼎”記
溫家寶總理五四青年節看望北京大學學生側記
3.6億人喝不上"衛生水"環保風暴何時刮到"農家"
"我們要為小排量汽車'松綁'!"--政協委員談節能
警惕城市盲目"變大"不科學規劃應"叫停"
院士呼吁人類加緊"了解"深海海底

後基因組時代:基因組學的“大戲”剛剛開始
"縮小貧富差距,是教育不是稅收"
壟斷行業:"帶刺玫瑰"靜悄悄地開
節約型社會應為"基本國策"?--來自委員間的"激烈討論"
炎黃子孫的同一天--政協委員呼吁傳統節日放假
"除夕幹嗎不放假?"--會外群眾眼中的"除夕放假"
"自主創新"撲面來--簡報瀏覽一得
教育不公呼喚公平教育--代表委員"熱議"教育公平
一位政協委員的鄉村醫療調查
他們的精神家園--農民工精神文化現狀掃描

菜農"煩憂熱線"折射農民工精神文化大問題
溫家寶到哈爾濱察看松花江水體污染情況
地震局長建議,將防震知識納入中小學生課本
2005,中國科技期待"兩翼齊飛"
我們共同期盼--新華社記者歲末民生調查
民生無小事
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大會綜述
高性能電腦"百強"出爐 國産陣營首超國外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