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傳媒線上 > 新華社名記者 > 陳芳 > 2007年作品

 



    新華社國內部主任記者。畢業于武漢大學,中國新聞名專欄“新華視點”專職記者。法律與新聞的學習,使她的作品將感性與理性有機融合,是一名出色的調查研究型記者。

    陳芳大學畢業進入新華社後,堅持深入“一線”調查,長期執著于社會公共利益與民生研究,新聞佳作迭出。其報道往往抓住重大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典型而深刻,尤以土地、房地産、經濟熱點調查見長。

    2004年宏觀調控的標誌性事件,緣于她採寫的關于《連闖“紅線”上鋼廠 毀田拆房惹民怨--江蘇“鐵本事件”調查》的獨家係列報道,成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輿論監督報道之一,獲得中國新聞獎。

    她追蹤4年採寫的《七年上訴冤屈未伸張》的報道,被中辦等領導稱為“新時期幹部作風‘現形記’”,獲得“第12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2001年她採寫的關于《土地流轉豈能無視農民意願?》的係列調查,促進中央決策層專門下發了糾正偏差、規范流轉的“中央18號文件”;2005年的《江西“廬山濫建別墅”事件》、《“房價成本清單”係列調查》、《到底誰該為國企改革成本“埋單”》,2006年的《區政府“白宮”緣何成“迷宮”?——鄭州惠濟區違規建政府新址調查》、《一位實名舉報醫療腐敗醫生的遭遇》等報道,都在全國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引起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

    其作品曾三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全國環境好新聞一等獎,新華社社級好新聞13篇;個人獲中直機關精神文明先進個人,新華社社長總編輯嘉獎,“國內部部主任金獎”等,“2004年拜耳青年環境記者獎”,“希森中國新聞周刊”三農報道獎。連續六年獲得首都女記協好新聞作品一等獎。著有報告文學《中國城市房價為何“高燒難退”?》《中國教育遭遇“奧數旋風”》等。


  2007年作品 ..

2007,中國與世界互動:中國資本市場新動向
新華視點:中國正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新華視點:中國房地産走勢的國際圖景
新華視點:"麵粉貴過麵包" 地價房價誰更瘋狂?
(新華視點)2007:物價持續上揚的背後
新華視點:法定節假日調整呼之欲出
十七大清晰描繪中國民主政治藍圖
新華視點:十七大報告新提法
十七大現場報道:40次掌聲表達黨心民意
新華視點:超負荷考驗 黃金周景區"爆棚"現象透視

新華視點:清理小産權房緣何陷入僵局?
“動真格”就是要“傷筋動骨”——無錫治理太湖水
車位貴于房——從廣州“高價車位”看車位市場的供需矛盾
華電集團:“上大壓小”促節能減排
“漲價組合拳”如何消解樓市調控政策
工業園區緣何成耗能污染“重災區”?
新華視點:"硬指標"叩問執行力--2007年上半年節能減排行動透視
高考:“三十而立”的欣喜與困惑
誰該對"蛀牙"負責?——追蹤牙防組監管鏈條
我們不願做城市過客——"五一"聽農民工説心裏話

(新華視點)“五一”黃金周價格“晴雨表”
透視單位集資建房怪象:誰將政策縫隙越拉越大?
(新華視點)四道“閘門”為何擋不住非法佔地開發
紅線怎成“彈簧線”
三問房價“節節高” 代表委員號脈房地産市場
“中國式奢侈”蔓延之風該剎!——代表委員抨擊“面子經濟”
(新華視點)經濟適用房建設遭遇“軟阻力”
(新華視點)中國外匯儲備突破萬億美元之後
(新華視點)虛假安全評價:事故隱患的“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