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傳媒首頁
傳媒動態 | 熱點話題 | 現場目擊 | 精彩瞬間 | 新聞背後 | 傳媒人物 | 嘉賓在線 | 新新傳媒 | 傳媒方略
采編手記 | 傳媒論壇 | E 話傳媒 | 新聞排行 | 傳媒論著 | 傳媒展示 | 傳媒公告 | 評點傳媒 | 傳媒 ABC
 
  書簽是書的情人,也是書的主人的情人。當你讀書讀累了,書簽會忠實的為你守護着書中的命運;當你捧起書的時候,書簽就默默含情的陪伴着你。 >>更多...
熱點話題
[聚焦]醫療廣告治理勢在必行
2005普利策獎揭曉
安徒生:用童話溫暖人間
數字廣播積蓄力量要"發威"
中國醫療廣告十大“流行病”
2005年數字電視衝刺1000萬用戶目標
中宣部等聯合發出新聞采編人員從業管理規定
《紐約時報》揭內幕 美媒體如此享受"新聞自由"
廣電專業應屆生就業有點難
2005《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圖表]
加強記者證和記者站管理
熱議:《天龍八部》入選高中讀本
工商局叫停五煙草廣告
特別策劃:西安十大教訓評選 網民參政試驗
             >>更多...
嘉賓在線
窄告:張向寧的新玩意兒
搜索技術在他手上不斷被花樣翻新:從網絡情報中心到企業財經資訊&&,再到窄告網,張向寧希望找到市場的引爆點 [詳情請點擊]
閔大洪:互聯網發展才是硬道理 [視頻]
個人學術網站的運作及社會影響
彭蘭:變革中的網絡媒體
             >>更多...
評點傳媒
茅盾文學獎與“春晚”
給熱拍“行業劇”潑盆冷水
新華書店為何不為民讓利
安徒生不總是快樂的
一個電視人的苦惱:靠“聲色”吸引觀眾?
感動中國:自下而上的典型傳播
數字電視時代謹防城鄉數字鴻溝加大
圖書下鄉 滿足農民學習文化和科技知識需求
“揭短”廣告的啟示
論《刺青時代》之不可操作性
假如安徒生活在今天中國
星座的眼睛
正版拿什麼抗衡盜版?
為什麼要躲避“短信陷阱”?
書名的力量有多大?
網絡簽名:信息時代的公民表達
             >>更多...
傳媒論著
[獨家連載]馬勝榮 薛群:《國際新聞採訪與寫作》
  該書融三十餘年親歷感悟、學術思考於一爐,成為國際新聞採訪與寫作的獨具特色的實用典籍 [詳情請點擊]
新聞界:能夠自由而負責嗎?
  對於一個需要重建公共形象和恢復信譽的新聞界來説,“責任”概念成了一種應運而生的理念 [詳情請點擊]
             >>更多...
傳媒人物
ABC名嘴黯然告別“夜線”
離開一起工作了25年的朋友和同事非常困難,但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 [詳情請點擊]
開着奧迪扛雞蛋 鄭淵潔和兒子的童話生活
三年多辛勞被否定 名記遲宇宙陷入“聯想局”
和晶:笨拙是福[圖]
李佳明:像瘋子一樣工作
趙忠祥、李咏:央視&標似人物
新華社總編輯南振中:我的電腦情結
馬雲:小個子有大智慧[圖]
愛潑斯坦:記者就是我的職業
貝盧斯科尼:從傳媒巨子到國家總理
"貧小子"王為:我小時候口吃
丹•拉瑟73高齡“回鍋”當記者
甘惜分:年近九旬不服老
《藝術人生》:在燦爛陽光中徜徉的楊瀾
張越:主持人就是要負責挨罵
             >>更多...
 


  成人用品網站:泛情?泛色? 2005-04-15
  業務模式五年不變 垂直網站的生存之道 2005-04-15
  國際先驅導報分析:&&&何以拿大陸媒體開刀? 2005-04-14
  企業化經營 新形勢下市級黨報的生存發展之道 2005-04-14
  行業專刊春光好 報紙行業性專刊市場競爭力分析 2005-04-14
  改革求特色 管辦分離後《中國審計報》創新路 2005-04-14
  康泰納仕董事長:雜誌人必須具備的8項基本素質 2005-04-14
  新聞發言人的追求——快、準、穩 2005-04-13
  學術刊物的獨立與自律 2005-04-13
  郭招金: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外華文媒體 2005-04-12

  蓬勃興旺 任重道遠 縱觀我國大眾傳播業的發展 2005-04-12
  新聞報道:逆向思維出佳作 2005-04-11
  面對今天的日本 誰能借給媒體“一雙慧眼”? 2005-04-08
  彭蘭:中國網絡新聞十年六大變革 2005-04-08
  美國三大電視網新聞觀衍變探析 2005-04-08
  電視廣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 2005-04-08
  論中國報業集團管理改革中的十大悖論 2005-04-07
  從傳播學視角探討韓劇成功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 2005-04-07
  電視頻道經營的營銷理論基礎及未來轉型 2005-04-07
  黃彥達:單靠廣告養不起網絡媒體 2005-04-07

  歐洲數字電視的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2005-04-06
  陳培愛:廣告不同新聞 傳播學理論影響廣告學 2005-04-07
  做優秀的國際新聞記者需具備哪些方面的素養? 2005-04-07
  40年對外廣播歲月 張振華談中國對外廣播形勢 2005-04-07
  聯合早報:在東西方之間尋找平衡點 2005-04-04
  網絡電視:觀眾的個人“專屬電視台” 2005-04-04
  安徒生在中國百年現代化進程中的意義和價值 2005-04-01
  卓南生:中國 日本 新加坡三國新聞報業的異同 2005-03-31
  劉其中談——大陸、香港、美國新聞教育的異同 2005-03-31
  陳彤與《北京青年報》記者談《新浪之道》 2005-03-31

  名嘴困惑:電視主持人中外對比中的差距 2005-03-31
  黃升民:中國廣告業五大憂思 2005-03-31
  2005:境外資本逼宮影視傳媒 2005-03-30
  突破死循環 度過生死關頭:數字電視破局2005 2005-03-30
  劉長樂談鳳凰衛視:空山花自開 潤物細無聲 2005-03-29
  黎瑞剛:從上海文廣透視定位轉型與資源整合 2005-03-29
  跨國傳媒集團的全球化傳播戰略 2005-03-29
  報紙媒體品牌建設的缺失 2005-03-28
  電視業:如何應對“後頻道時代”? 2005-03-28
  閔大洪:融合在數字時代 2005-03-28

  周鴻鐸:融合要以市場規律為前題 2005-03-28
  石峰專訪:2005年報刊改革的主要思路與問題 2005-03-25
  [2004報業集團年度觀察] 轉制:釋放新聞生産力 2005-03-25
  傳媒融合初局待定 融合趨勢不可逆轉 2005-03-24
  網絡廣播的傳播特點及發展趨勢 2005-03-24
  手機短信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2005-03-24
  電視欄目“收視率為王” 專題欄目:走出尷尬 2005-03-23
  中國數字電視發展的外部阻礙和內部困惑 2005-03-22
  陳曉鷗:下一波出版技術浪潮及對傳媒的挑戰 2005-03-22
  品牌保護未雨綢繆 網絡經濟時代的品牌再思考 2005-03-21

  新媒體時代即將到來 2005-03-21
  網絡環境的受眾分化與個人傳播 2005-03-21
  央視改革及其對中國電視業的影響 2005-03-21
  中新社總編輯郭招金:向世界正確地説明中國 2005-03-18
  廣告效果評估的基本方法與基本指標 2005-03-18
  美國報紙如何留住分類廣告 2005-03-18
  南方都市報,成長的煩惱? 2005-03-18
  會診電視法制節目 2005-03-18
  傳媒怎樣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5-03-18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幼平:無尺度現象引發的思考 2005-03-17

  元媒體——媒體市場影響力的來源 2005-03-17
  [總編訪談]南振中:編輯記者要搭上科技快車 2005-03-15
  僧多粥少 機構精簡 廣電專業應屆生就業有點難 2005-03-16
  營銷時代我國報紙頭版的版面設計及特點 2005-03-15
  中國傳媒增長面臨的幾個問題 2005-03-15
  網絡營銷認識上的五大誤區 2005-03-14
  劉智:中國電視媒體的競爭新格局 2005-03-11
  孫健君:電視製作業五年來的幾點基本結論 2005-03-11
  王長田:電視製作業五年來的幾點基本結論 2005-03-11
  陸興東:影視的市場化之路和民營資本的投資機會 2005-03-11

  王中軍:影視的市場化之路和民營資本的投資機會 2005-03-11
  尹鴻:娛樂業對民營資本和外資開放的政策走向 2005-03-11
  齊勇峰:目前中國對影視娛樂産業開放的相關政策 2005-03-11
  法資深電視主持人:任何一位觀眾都有權過問我們 2005-03-11
  如何做政府新聞發言人的個人準備 2005-03-11
  探索網絡專題發展新路子 2005-03-10
  吸引“眼球” 如何充分利用廣告媒介? 2005-03-10
  曹鵬:虧損報刊,何日不再捧着金飯碗要飯? 2005-03-11
  2004中國戶外廣告市場九大事件 2005-03-10
  電視游戲節目《非常6+1》的文化分析 2005-03-10

新華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 際 | 財 經 | 法 治 | IT | 直 播 | 圖 片 | 論 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