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變“新生”,要過哪幾關-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7/23

11:3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各地

“考生”變“新生”,要過哪幾關

探訪重慶高考錄取場

2025-07-23 11:34:2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5版 各地

  新華社重慶7月22日電(記者周思宇)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正在進行。從“考生”變“新生”,要過哪幾關?招生錄取公平公正如何保障?

  7月22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組織開放日活動,記者和考生一起步入錄取場,揭開高考錄取的“神秘面紗”。

  據介紹,重慶市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自7月10日全面展開,目前正在進行普通本科批的錄取。作為錄取規模最大的一個批次,普通本科批累計投出考生檔案11萬餘份。

  投檔、高校審錄、錄檢覆核……錄取場上看似簡單的程序,正是考生與報考院校“雙向奔赴”的關鍵環節。

  “核對招生計劃是投檔準備的第一關,而每所高校的招生計劃並非固定不變。”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高考處副處長肖燦介紹,在高考錄取期間,計劃投檔組工作人員將積極爭取高校增投計劃,以惠及更多考生,而每一張計劃調整單要經過至少3人核校,並經招生錄取系統檢查確認,充分保障其準確性。

  第二關是投檔。在準備環節,工作人員將核準考生分數、志願填報情況、各批次投檔控制分數線等核心數據,使用國家和市級兩套投檔校驗程序核對無誤後,再正式向高校投放考生電子檔案。

  “我們採用自動化投檔系統,考生的檔案去向何方,實際上是程序計算出來的。”肖燦&&,投檔完成後,考試院將及時發布每所學校及專業的投檔最低分,並向考生本人展示投檔軌跡,實現透明公開。

  “闖關之旅”尚未結束,檔案投出還要經高校審錄,並仍有被退回的風險,錄取檢查則是最後一道關口。

  記者在政策錄檢組看到,工作氛圍緊張有序。政策錄檢組組長鄧明琳告訴記者,團隊包含體檢醫生等在內的40余名成員,每一位考生的預錄取或預退檔結果出爐後,都要在此進行錄檢覆核,確保“錄取有理,退檔有據”。

  “有少量考生在報考志願時沒有認真閱讀招生章程,因色盲、色弱等身體條件原因,被高校退檔。”鄧明琳説,對於退檔考生,工作人員將嚴格按照高校招生章程進行審核,重點把關退檔理由是否充分,必要時體檢醫生還將核查體檢結果,為考生爭取錄取機會。

  儲存所有考生信息的機房,是錄取場管理的重中之重。

  步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數據中心機房,大屏幕實時顯示網站訪問請求、考生登錄趨勢、平均響應耗時等統計信息。“親眼看到完備的防火防斷電系統,才明白我們的信息被保護得如此周全,感到很放心。”重慶八中考生蒲同學説。

  為維護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嚴格落實信息公開,向社會公示所有具備錄取照顧及專項報考資格的考生信息,持續接受考生和社會各界監督。錄取期間還設立了信訪諮詢接待室,開通諮詢電話和網上院長信箱,對考生答疑解惑,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着落”。

  開放日活動前一天,來自銅梁中學的考生龍同學查到了院校錄取信息。現場親身感受錄取結果是如何誕生的,她感觸頗深:“這麼多工作人員為考生默默付出,整個錄取流程很規範、公平。”

  重慶市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將於8月11日結束。隨着一份份錄取通知書“飛”向千家萬戶,更多學子將翻開人生的嶄新一頁。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錄取,考生,高校,招生,投檔,工作人員,重慶市,信息,考試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