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降本”最終變成“卷死”供應商-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7/23

11:3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評論

莫讓“降本”最終變成“卷死”供應商

2025-07-23 11:37:3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6版 評論

  近期,工信部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召開14家光伏行業製造業企業座談會……一系列組合拳瞄準一個方向——整頓“內卷式”競爭,為行業下一場“及時雨”。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但長期打價格戰、搞同質化的“內卷式”競爭,卻是市場失序的開端。“內卷”消耗戰中,極限降本最終的後果將是“卷死”供應商。壓力看似轉移,卻沿着上下游的關聯形成共振,産業生態成病態,供應鏈各個環節都將深受其害。一位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中的企業主向記者自嘲:我們只要不被“拖死”,就會被往“死裏拖”。

  “價格戰”猶如一個巨大漩渦,一旦轉動,不論企業情願與否,都會不由自主捲入其中。不少企業打“價格戰”,並非生産效率、工藝技術達到可以降價的水平,而是通過擠壓産業鏈上下游利潤空間實現的,説白了就是“大企業卷小企業”。以汽車行業為例,有統計顯示,國內車企平均應付賬款周轉天數約170天,一些車企甚至超過200天,遠超正常範圍。這顯著擠壓了中小供應商的生存空間,一些零部件企業因此不堪重負。

  在幾乎沒有利潤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不惜犧牲産品質量,以次充好,損害消費者權益;還有一些抄襲者鋌而走險,進一步傷害了行業的創新意願。

  産業鏈供應鏈是汽車産業發展的“筋骨血脈”,是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供應商的生存狀態不僅影響産品品質,更關乎産業鏈優化升級與行業協同創新。如今,汽車企業主動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對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促進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健康的“降本增效”,目光應該更長遠。企業應該致力於與供應商建立更緊密的協同關係——共享需求預測以穩定生産節奏,推動技術協作以提升整體效率,優化流程對接以降低隱性成本。真正的“降本”,是以雙贏為錨點,追求全鏈條的效率躍升與價值創造。

  今年7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産品品質,推動落後産能有序退出”,再次彰顯國家維護有序競爭的決心。

  鏈主企業如“大河”,供應商則如“支流”。鏈主企業當深悟“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的共贏之道。降本增效唯有扎根尊重契約、協作共贏的“土壤”,才能讓産業鏈煥發生機與活力。這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亦是市場經濟的成熟形態。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陳旭)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企業,産業鏈,供應商,競爭,行業,汽車,價格戰,共贏,車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