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藝術傳美德 文化惠基層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蔣芳)“梁阿姨,一聲承諾從頭起,理髮工具手中提,興衝衝來到敬老院,見到老人如見親人面……”蘇州評彈《一生承諾 從頭開始》以悠揚曲調,娓娓道來“歸莊阿姨”梁雪芳的感人故事。近日,“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巡演走進太倉,剛榮獲江蘇省道德模範稱號的梁雪芳也登上了舞&,令台下觀眾動容。
在太倉沙溪鎮的歸莊,説起梁雪芳,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從1999年起,她堅持每月為敬老院老人免費理髮,一幹就是26年,並且從一個人發展成一支180多人的“歸莊阿姨”志願服務隊。
打破“專業演員演繹”的傳統模式,通過邀請部分典型人物或其親友參與舞&呈現,讓“真人講真事”與“高水平藝術”産生共鳴……2022年8月以來,由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的“道德的力量”新時代江蘇先進典型事跡巡演活動,以“輕量化、重本真”的創作理念,將先進典型的人生切片熔鑄為舞&藝術,煥發打動人心的力量。
巡演來到鎮江,80多歲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走上舞&深情地説:“看了節目我很感動,雖然我80多歲了,還會繼續奮鬥下去,繼續為農民服務!”台下觀眾起立,鼓掌致敬;在張家港,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殷志蘭來到現場,孩子們團團圍住殷奶奶;當幫助困難村民的全國道德模範、電力工人周維忠來到工人們中間,人們淚灑現場。
不斷涌現的典型模範,不斷為巡演充實着鮮活素材。今年6月底,第九屆江蘇省道德模範頒獎儀式剛落幕,李慶國、蓋鈞鎰、嚴慧、李庾南等人的美德故事就送到了基層。以“心佑工程”發起人、救治2300多名先心病患兒的心外科專家李慶國為原型創排情景劇《讓我護佑你的心》,令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學生孫澄深有感觸,他説:“醫者的偉大不僅在於精湛的技藝,更在於那顆永遠向着光明的心。”
一手抓弘揚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精神,一手抓提升巡演的觀賞性、感染力,為進一步滿足群眾對高品質、多樣化藝術作品的需求,導演組綜合運用戲曲、音樂、舞蹈、情景劇、朗誦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努力打造豐富的節目樣態。演出隊伍中,既有專業演員,也有紅色故事宣講大賽金牌講解員、基層群文工作者、大學生文藝志願者等。
“哥哥,我會把你們的精神,永遠地傳播下去!”情景詩畫《堅守》是巡演中最催淚的節目之一。新四軍“劉老莊連”指導員李雲鵬烈士的妹妹李愛雲,立誓守護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一輩子。舞&上,兄妹跨越時空的對話感人至深。
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淮海劇團徐平在《堅守》中飾演李愛雲,每當説到“每埋一名烈士遺體就在小碗裏放一顆玉米粒,一共82顆”時,她都會熱淚盈眶。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徐平不僅研讀大量資料,還特地拜訪了李愛雲本人。“到底是什麼在支撐着她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好這件事?最終,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堅守的力量。”徐平感慨地説。
地域文化符號的植入讓故事更具親和力。在蘇州,以具有地方特色的説唱傳統藝術、國家級非遺“同裏宣卷”,講述“中國好人”楊立新與病魔鬥爭、甘守三尺講&的感人故事;清曲説唱《土地情深》,讚頌了以趙亞夫、糜林為代表的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奉獻精神,“白天蝶飛燕舞,夜晚蟲鳴蛙鼓”的唱詞讓本地觀眾倍感親切。
“只有扎根地域文化的藝術創作,才能讓道德的力量真正走進群眾心裏。”巡演執行團隊負責人、江蘇廣電城市頻道副總監周曉萌説,觀眾感動的淚水、自發的掌聲,就是最真實的回應。
三年來,巡演以“輕騎兵”的形式,已走進江蘇全省33個文明實踐陣地、21所大中小學、16家行業基層單位及企業,開展演出70場,線下觸達觀眾超5萬人,線上觀看點擊量超7千萬人次,群眾在藝術享受中感悟道德的力量。
在徐工集團專場,舞&置於重型機械調試場的鋼鐵方陣間。當情景劇《巨臂》深情講述到徐工重型三代工匠掌家忠、張正得、付玉琴接續傳承勞模精神、不懈奮鬥的故事時,台下産業工人粗糙的手掌為感人至深的演出熱烈鼓掌。
南京工程學院將演出作為畢業生“青春獻給祖國”主題思政課,現場觀演的師生&&,將以奮鬥的姿態與模範同行,在道德力量的引領下實幹築夢。
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主持人孟祥坤在《點亮愛心》中飾演周維忠,他曾擔心難以讓年輕學子産生共鳴,現場陣陣掌聲卻令他驚喜。“這堂特殊的‘思政課’,讓孩子們在成長階段得到了滋養。”孟祥坤説。
“道德的力量”巡演活動通過一場場心與心的交融共振,既讓先進典型的事跡擁有了穿越代際的審美感染力,也讓道德的力量成為可感知、可共鳴、可傳承的文化基因,在演出者、觀看者的心底播下向善向美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