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安:被千島湖塑造和改變的城市
空中俯瞰淳安界首體育中心體育館,這也是杭州亞運會自行車比賽場館(六月三日攝)。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從空中俯瞰,淳安境內發達的水系猶如一根巨大的羽毛,靜靜安臥在浙江西部連綿起伏的丘陵之中。
羽毛的枝幹,是自西北向東南穿越而過的新安江。在羽毛的中心位置,一個擁有1078座島嶼,容量足以裝下3000多個西湖的巨型人工湖——千島湖,成為現代淳安的“靈魂”。
數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讓山脈曾經是這方土地地理形態的絕對主導。而千島湖的出現,讓淳安的空間格局從群山懷抱轉向擁山攬湖,山、水、城、景逐步融為一體。
1959年,為建設新安江水電站,原淳安、遂安兩縣合併為新的淳安縣。新安江水庫建成後,大壩將新安江上游攔截形成一個湖泊,低丘全部被淹沒,山嶺露出水面形成島狀景觀。
近70年來,千島湖不斷塑造、改變着淳安。
如今,淳安全縣境內99.5%的降水都匯集於千島湖。大量的水汽蒸騰,不僅在湖水之上形成了煙波浩渺的景色,更讓當地的局部小氣候多了一份濕潤。
千島湖水質長期為地表水Ⅰ類標準,早已成為淳安最重要的飲用水源保護地。
淳安縣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相關負責人用“一湖千島展五卷”,形容今日淳安在東西南北中五個大方向上的宏觀風貌。
在中心區域的千島湖湖區,泛舟於碧波之上,可見峽谷幽深、洞石奇異,湖水似綠似藍,既透出幾分娟秀氣韻,又不失沉穩與大氣。
順時針來看,在東部及東南的城鎮方向,城湖合璧的特徵在一步步走向精細化。
城鎮空間的區隔充分尊重山、湖、溪流的天然走向,人工建設的城市綠道、市政綠廊與自然水系、山體公園等形成的開敞空間相互串聯,在色彩上形成藍綠融合的景觀網絡。
為協調好“城與湖”風貌的關係,淳安在制度約束上下了一番功夫。濱湖重要道路沿線等地區“建築高度不得突破背面山體高度的2/3”“濱水建築高度小於等於24米”等規範,被寫入當地景觀風貌規劃。相關部門要求城市建築原則上“應不遮擋視線”,形成層次錯落的城市形象。
在南部及西南的林田交織地帶,水色山居別具一番韻味。
信步於山林之間,縱橫交錯的溪水流淌,特色鄉村粉墻黛瓦,風光旖旎,令人陶醉。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樓拔地而起,新開的咖啡店裏擺着漂亮的沙發、文藝的木質書櫃,墻上挂着的照片,定格村民與游客溫暖而治愈的笑臉。
在西部及西北方向,千島湖與新安江上游緊密相依,淡水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在北部及東北方向,植被密布,森林遮天蔽日,儼然一座“天然氧吧”。
淳安的生活多姿多彩。湖區周圍常常能喝到的“千島湖威士忌”,令老外們豎起大拇指;山區口味較重的火候菜,讓許多愛吃辣的食客流連忘返;淳安産出的魚子醬,已運往五洲四海,在各國的餐桌上大受歡迎……
(記者顧小立)
新華社杭州6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