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港,感受“港強、産旺、城綠”的發展脈動-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5/22

10:5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經濟

在日照港,感受“港強、産旺、城綠”的發展脈動

2025-05-22 10:50:2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6版 經濟

  初夏,山東日照港,泊位星羅棋佈,巨輪往來集散。一份貨品信息清單,記錄着此刻的忙碌:從菏澤發來的平板半挂車,幾週後將行駛在埃及尼羅河畔;産自臨沂的線纜,20多天后將在印尼連接起各島間的通信……

  這幅火熱景象,是日照港逆勢增長的縮影。今年以來,面對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對全球供應鏈帶來的壓力,日照港一季度碼頭集裝箱晝夜作業量和船舶靠離次數再創歷史新高,鐵礦石、原油、原木、糧食等貨種吞吐量居全國前列;1至4月,日照港創造各類生産紀錄20項。

  數字增長的背後,是一個大港以“智變”促“量變”的過程。

  在港區15萬噸級糧食專用泊位,糧食卸船機正向船艙內伸出鋼鐵“手臂”。借助橫縱交錯的“雙螺旋”系統,船艙裏的大豆如同乘坐“電梯”,通過密閉皮帶輸送機被送入港口糧食儲運基地的筒倉中,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我們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製出的全自主自動化糧食連續卸船機近期已經正式投用,機器的核心部件全部實現國産化,作業效率達到每小時1500噸。”山東港口集團日照港裕廊公司副總經理陳周説,港區還對用於裝卸貨物的帶鬥門機實施了全自動化升級改造,實現全泊位、多機種協同卸船作業,使全流程整體作業效率提升了10%。

  隨着日照港綜合能級不斷躍升,日照正以港口為支點,撬動臨港産業蓬勃發展。

  距離港區15公里,在日照昱嵐智造産業園的生産線上,一塊塊厚度為3毫米的鋼板經過酸洗、冷軋、涂鍍等一系列精密工序後,“變身”成厚度僅有0.08毫米的馬口鐵——這一産品廣泛應用於奶粉、啤酒飲料等快消食品的高檔包裝。

  “越薄越難軋,但同時,越薄附加值越高。”日照市昱嵐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大偉介紹,依託臨港的區位優勢和日照港日益成熟的運輸網絡,項目全部投産後,每年山東鋼鐵、日照鋼鐵將有幾百萬噸熱軋卷板在此“變身”為高端板材,運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産基地。

  “我們之所以在這裡持續投資,與港口密不可分!”日照華泰紙業董事長孫曰平告訴記者,公司需要的原材料從港口運到企業,僅需一小時車程,省下的不只是時間,更是實打實的物流成本。

  數據顯示,日照市臨港産業在當地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利潤、利稅的佔比均在85%以上,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日照正逐步構建起一個既具備深厚傳統根基,又充滿現代氣息的臨港産業集群。

  依海而立,因港而興。日照港為城“生金”,也能給城“添綠”。

  夏日的海龍灣,藍天碧海相映成趣。這片曾經的“黑煤場”,如今成為不少海洋生物的新家——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江豚頻頻出現,數量眾多的海龜、章魚在這裡暢游。

  “過去這裡腳下都是煤灰,現在這裡變成了沙灘、木棧道,環境越來越美了。”68歲的市民秦緒斌,把港區的“蝶變”看在眼裏。

  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讓這裡打造的陽光海岸綠道更加靚麗,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地游客前來打卡。

  “很多市民和游客喜歡沿着山海天陽光海岸騎行,沐浴陽光,觀賞絕美海上日出,享受海天一色的美景。”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葦説。

  數據顯示,目前每年有100余場省級以上賽事活動落戶日照,年游客量超6000萬人次。

  以港興城,港成業興。

  日照這種“港強、産旺、城綠”的發展模式,可為更多依海而建、依港而生的城市提供借鑒參考,更好書寫我國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張鐘仁 葉昊鳴)

  新華社濟南5月21日電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日照港,港口,糧食,臨港,發展,鋼鐵,泊位,作業,以上,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