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奉節:萬畝橙林長出“億元村”
“千畝橙林織錦繡,萬里長江唱豐年。”這是三峽庫區重慶市奉節縣永樂鎮大壩村當下的真實寫照。走進大壩村,目之所及皆是翠綠的臍橙樹,數十萬棵樹匯聚成長江邊上的“綠水青山”,也成為當地百姓發家致富的“金山銀山”。
過去,這裡“靠江吃江”難致富。如今,大壩村全村種植臍橙1.2萬畝、總産值1.8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5萬元,一躍成為全國特色産業産值超億元村。
大壩村的臍橙種植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習慣了“種糧飽肚子”的村民們對“種樹賺票子”的新思路感到陌生,認為果樹會搶佔田地營養導致糧食歉收。
為了不錯過這一發展機遇,時任大壩村支書方家樹發動黨員用自家地作為“試驗田”,率先栽植臍橙樹苗。首批成熟的臍橙果實經奉節縣外貿公司現場收購轉銷,讓村民看到了“種果樹、能致富”的現實路徑。如今,大壩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臍橙園,戶均收入超12萬元。
“以前我在外地到處找工作掙錢。現在在家門口種橙子,一年可以收入10多萬元,比打工強多了。”返鄉種植臍橙的大壩村村民黃康釗説,政府幫我們找銷路,電商直播團隊幫我們打品牌,橙子根本不愁賣。
大壩村臍橙賣得好的背後,離不開科技助力。近年來,大壩村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在村內建成“科技小院”,引進專家6名、研究生5名、大學生16名,搭配本地“土專家、田秀才”35名成立農技服務隊,幫助解決臍橙種植難題。
“我們結合測土配方、水肥一體、農業物聯網等技術,打造‘物聯網+區塊鏈’智慧果園示範基地,創新建立‘一果一碼’區塊鏈溯源體系,全生命周期記錄開花、疏果、套袋等12個環節數據,全過程數字化管控培土施肥、蔬果採摘、包裝銷售等流程,項目區優質果率提升至85%,比傳統生産模式增收35%以上。”大壩村支書左明春介紹。
臍橙品質提升後,如何拓寬銷路?
“我們依託標準化電商直播基地,組織本村網紅7名、直播達人32名成立營銷服務隊。”數據顯示,2024年大壩村開展直播帶貨146場次,銷售額達7000萬元,線上銷售佔全村臍橙銷售總額的40%。
滿山滿坡臍橙樹帶來的綠色風景,也讓大壩村成為奉節本地市民周末熱門游玩地。據統計,大壩村年均接待游客2.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200萬元。
“我們不是單純賣橙子,而是促進農業、生態、文化融合發展,游客來了吃的是農家菜,住的是橙香民宿,這就是‘綠水青山’的正確打開方式。”大壩村副支書吳敏説。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趙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