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梅裏斯:達斡爾族的“冰火交融”
新華社哈爾濱2月13日電(記者張玥)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正在哈爾濱市舉行。冰球,因其風馳電掣的速度、變化莫測的配合、激烈碰撞時的冰花四濺使其擁有獨特魅力。亞冬會賽場之外,一場與現代冰球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達斡爾族火球比賽,在300多公里外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裏斯達斡爾族區激情上演。
梅裏斯,達斡爾語意為“有冰的地方”,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是全國5個城市民族區之一。生活在這裡的達斡爾族人,從狩獵時代便有了火球這項運動,最初是獵人們在冬季圍獵時用來驅趕野獸的工具。隨着時間的推移,達斡爾族火球這項實用技能逐漸演變為一種獨特的體育運動,成為達斡爾族冬季最重要的娛樂活動。
在達斡爾人的傳統中,火球也象徵着新一年的吉祥、紅火、幸福和安康。每逢春節,生活在梅裏斯的達斡爾族人就會在白雪覆蓋的梅裏斯湖上清出一塊長方形的冰場,點燃火球,來一場酣暢淋漓“冰火交融”的比賽。
隨着參與者將火球點燃,揮桿將火球挑起、拋擲,熾熱的火球在冰面上飛馳,在空中起舞,劃出一道道火光,宛如一條火龍奔騰穿梭。一場充滿力量與激情的達斡爾族火球賽精彩上演。
“在‘有冰的地方’打火球,也算得上是‘冰球’了!”北京游客徐佳妮風趣地説。
“達斡爾族火球是曲棍球運動的一種玩法,通常使用麻繩、鐵絲等,將線麻或棉花捆紮成球,然後浸入煤油等燃料中,點燃後便成為比賽用的火球。”梅裏斯達斡爾族學會會長吳松江告訴記者,這種製作方法既簡單又實用,使得火球能夠在夜晚發出明亮的光芒,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和趣味性。
“燃燒的火球在夜間東擊西打、傳來傳去有如游龍戲珠,場面更加別致。”吳松江説。在北方極寒之地,火意味着溫暖、光明與生命,火球運動承載着達斡爾族對火的崇拜。
2016年,達斡爾族火球被列入齊齊哈爾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達斡爾族對火的敬畏與熱愛,深深植根於民族文化基因之中,也滲透在達斡爾族的生活方式裏。
將新鮮的大片牛肉用兩根竹籤固定串起,在烤爐上不時翻動,根據火候適時撒上秘制調料,烤好後,用剪子將其剪成兩份再食用。肥肉的油膩被火烤得香酥,瘦肉筋道彈牙,肥瘦相宜,肉嫩汁多,這便是香飄天下的“梅裏斯大片肉”。
“齊齊哈爾烤肉甲天下,梅裏斯大片肉第一香。”游客們讚不絕口。
如今,來到梅裏斯,除了能體驗地道的達斡爾族風情,烤肉也成為一張靚麗的旅游名片,柳蒿芽、手把羊肉、稷子米飯、血豆腐、牛奶麵片等正宗的達斡爾族特色美食,也讓食客流連忘返。
冰天雪地裏,達斡爾族人對抗自然、創造歡樂的智慧,讓這些古老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