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國寶”文物走基層
通體如冰般剔透玲瓏,腹部雕飾對稱兩組蟠螭和鋪首銜環耳,蓋頂雕飾四條小蟠螭。被網民稱作“小粉爐”的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大年初一沒有“休息”,從“本單位”南京博物院“出差”至常州博物館,吸引了大量參觀者。
“一直想去南京博物院一睹真容,沒想到在老家看到了”“粉粉嫩嫩,仙氣飄飄,顏值真高”“果真‘乾隆也有少女心’”……“小粉爐”展櫃前,圍着一群觀眾,驚嘆於它的顏值,一個勁兒地對着它拍照。
春節假期,和“小粉爐”一起走基層的,還有南京博物院的東漢錯銀銅牛燈、蘇州博物館的明饕餮紋玉杯、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清中期掐絲琺瑯鎏金太平有象熏爐等珍貴文物。
既有眼見為實,還有一大批文物“分身”借助數字技術前來“報到”。點擊蘇博的“國寶月曆”裝置,“吳王夫差劍”“秘色瓷蓮花碗”雲上亮相;中運博“運載千秋”不僅活化大運河歷史場景,還展示了“東周銅編鐘”等72件珍貴文物。
大年初一下午,常州市民陳凱帶着家人走進博物館,在5G大運河沉浸式體驗空間,飽覽運河沿線城市無限風光。“我從小在運河邊長大,但像這樣一眼千年看完全景還是第一次。”
熱門館一票難求,中小博物館門可羅雀,黃牛屢禁不絕……近年來的文博熱令人欣喜,“副作用”也困擾基層。為此,江蘇省文旅廳自2024年9月推出“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挑選了省內最熱門三家博物館的24件(套)館藏實體文物、近30個精品展覽和百餘款文創産品深入基層文博場館。
常州是國寶“出差”的第六站。常州博物館副館長施建剛興奮地説,過去大多是基層館向大館“借”展品,鮮有熱門館主動組織“國寶”文物向下“送”的。“好東西到了家門口,當然有吸引力。開展以來參觀量激增,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0%以上。”
文物“出差”,聽起來簡單,背後涉及文物遴選、博物館商借、文物點交、文物運輸、布展等多環節的細緻工作。
哪些文物能獲得“出差”機會?“主題展一般會選擇文物內涵與主題匹配度高的,本次巡展則重點考慮熱門館、網紅文物,24件(套)巡展的實體文物中有珍貴文物14件(套)。”江蘇省文旅廳博物館處處長車寧介紹,不僅如此,巡展每到一地還會邀請“東道主”博物館“助陣”,常州博物館這次就拿出了良渚文化十二節人面紋玉琮、春秋原始青瓷簋、南朝龍紋畫像磚等5件館藏精品聯袂展出。
文物“出差”,安全最重要,“國寶”們有的“愛出汗”,有的“敏感肌”,還有的“有關節炎怕潮”。“肯定不能坐普座,必須進包廂。”南京展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金華説,要根據每件文物不同特性定制個性化囊匣,提供不同溫濕度的環境等,確保給它們係好“安全帶”再出發。
江蘇省文旅廳負責人&&,讓頭部博物館的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既是回應群眾需求,緩解“預約難”,也是希望在老百姓“家門口”打造更多文旅新空間,推動文物資源活起來、文旅消費旺起來。
截至目前,“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已接待觀眾超百萬人次。其中,連雲港博物館單日接待4.2萬參觀人次,刷新了2013年以來江蘇省公立博物館單日接待量紀錄。
(記者蔣芳 邱冰清)
新華社南京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