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豐城:文旅融合釋放縣域旅游新動能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廣見)以春節文化引爆愛情花卉小鎮寒假檔,打造年味活動打卡新風尚;與潮汕英歌舞、佤族火把舞等各地非遺活動相結合,搭建非遺文化交流新舞&;借鄉村特色文旅活動推廣景點,鄉村旅游迎來新活力……連日來,江西豐城,這個贛中小城有點“火”、有點“潮”。
立足本地文化資源稟賦,豐城市持續推動文旅産業向重品質、重融合、重服務的方向轉型升級,“小而美”的縣域旅游正頻繁火爆出圈。
品質提升推動煥新
建縣1800多年的豐城市,相傳為幹將、莫邪寶劍藏地,故又別名“劍邑”。劍文化、水文化、瓷文化、書院文化、古建築文化、商幫文化等六大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豐城市持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不斷煥發新活力。
在被茶聖陸羽評為唐代六大青瓷名窯之一的豐城洪州窯,游客可以循着古人足跡,採集洪州窯陶瓷原料,結合古法和現代工藝,來制坯、配釉,復燒洪州窯産品,感受豐城瓷文化的雋永魅力。
從古建築美如詩畫的坑裏古村到千年風姿不減的白馬寨,漫步傳統古村,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歷史的沉澱。得益於持續推進景區品質提升行動和古村落創新保護行動,豐城市現已擁有國家級傳統村落15個、省級傳統村落4個。一座座古村落正蝶變煥新,成為游客讀懂“劍邑”的寶藏地。
不僅在本土文旅項目升級中,持續擦亮城市文化“IP”,豐城還通過引進、打造文旅大項目提升城市文旅産業格局。
以“一山為幕、四水歸田”的自然生態為背景,江西唯美養生谷旅游度假區是豐城市近年來引進並傾力打造的一個集動物世界、國際大馬戲表演、溫泉度假、研學拓展、森林康養於一體的文旅品牌。
這裡不但擁有江西省動物種群最多,數量最多的野生動物主題公園,唯美國際大馬戲的節目演繹同樣精彩,來自十幾個國家近100名演員進行同&演出,魔幻般的視覺盛宴讓游客大呼“過癮”。
從荒蕪貧瘠的土地到萬畝花海,位於豐城梅林鎮的中國愛情花卉小鎮通過持續開發升級,曾經7000多畝的荒地已嬗變成4A級旅游景區,並以景區為依託,大力發展花卉苗木培育産業,成為江西省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小鎮每年接待游客量100萬人次,年産值2億多元。
融合發展豐富業態
千年古村隍城鎮清溪村舉行迎新納福非遺展演活動,國家級非遺“岳家獅”“花镲鑼鼓”同&共舞;身着各式華麗漢服的游客們穿梭於茜瑞樂園各處,沉浸式感受新春國潮文化;孩子們在洪州窯碗泥嶺研學基地用泥土捏出了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財神爺,忙得不亦樂乎……
火熱的寒假期間,一系列業態豐富的文旅活動讓紛至沓來的游客無不感受到豐城這座文化名城的非遺底蘊和蓬勃生機。
在唯美養生谷,廣東的潮汕英歌舞再現了古代戰爭的恢弘場景,雲南火把舞跳出了人間煙火氣,還有震撼人心的非洲鼓舞、精彩絕倫的大馬戲等等,讓人目不暇接。“今年是申遺成功的第一個春節,我們一家人特意來這裡游玩,孩子們不僅可以與小動物們親密接觸,還能欣賞到各式各樣的非遺表演,感覺很有意義。”南昌游客夏女士説。
不僅在景區,近年來,豐城的33個鄉鎮、街道立足本地文旅資源特點,開展“一鄉鎮一文旅”主題活動,不斷拓展文旅産業發展邊界,共同奏響文旅多元融合“交響曲”。
狀元米粉肉節、白馬寨文化藝術節、凍米糖文化節、同田小龍蝦節……豐城各地文旅百花齊放,以節造勢、以節引流,打造鄉村文化旅游精品項目,宣傳推介豐城的民俗文化、非遺技藝、特色美食等,進一步豐富城鄉文旅消費業態。
精細服務轉化“流量”
文旅産業蓬勃發展的背後離不開精細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務。為將“流量”變“留量”,豐城市從基礎設施完善、服務質量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大力推進G238國道、溫泉大道升級改造等交通路網建設,不斷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游客驛站、民宿客棧、酒店餐飲等服務配套設施,構建“富硒鄉村、古村文化、南部山水”旅游集群……豐城文旅品牌效應日益彰顯。
“在家門口就可以坐上去唯美養生谷的旅游公交專線,周末去那‘遛娃’方便着呢。”南昌市民詹麗麗説,她的孩子尤其喜歡看唯美養生谷的野生動物。
作為江西省會南昌的周邊城市,近年來,豐城市努力打造南昌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為吸引南昌游客,當地採取政府補、企業貼的方式,開通了南昌到豐城唯美養生谷,愛情花卉小鎮的旅游專線。同時推進文旅一卡通同城化,讓旅游優惠政策雙城共享共通。
旅游住宿是文旅産業的關鍵一環。豐城市&&相關政策,加大對酒店、民宿的支持力度,推動旅游住宿業提質升級。當地涌現出越來越多品牌酒店和特色酒店,文旅路線規劃、全天餐飲定制、專車接送等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
“持續推進文旅融合,正讓這座城市的文化被看得到、聽得見、摸得着、帶得走,也進一步釋放縣域旅游新動能,成為更多游客‘奔縣游’的目的地。”豐城市文廣旅局黨組書記李才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