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星”串起“中國鏈”-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1/13

14:5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産業

“上海星”串起“中國鏈”

2025-01-13 14:50:5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5版 産業

位於上海松江的格思航天公司。(受訪者供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永前 龔雯

  把基站“搬”到天上去,在太空“開疆拓土”——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上海松江,有一座G60衛星數字工廠,僅需1至1.5天就能生産1顆衛星,這些衛星正成為“千帆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千帆星座”目前已經完成三個批次組網衛星的發射任務,同時第四批組網衛星發射也在緊張籌備中。

  因具備廣覆蓋、寬帶化、低延時、低成本等優點,衛星互聯網可作為地面通信的補充手段,有效解決邊遠山區、海上、空中等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問題,因而成為當前全球空天競爭的新焦點。

  “3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空地”,站在G60衛星數字工廠門口,作為“千帆星座”的衛星製造商之一、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金有感而發。為了跑出衛星智能製造“加速度”,超3萬平方米的工廠研發與總裝空間裏,配備了先進的“柔性智能化、數字孿生、雲製造”技術,是長三角首個衛星智能製造數字化“燈塔工廠”。

  據曹金介紹,格思航天採用的脈動式衛星生産線,借鑒航空工業高效作業方式,以端到端數字化技術為支撐,每一個工位固定完成特定操作流程,可實現批量化生産數字化檢驗,一改過去“師傅們圍着衛星轉”的人力密集型衛星裝驗模式。

  相較於傳統工藝定制一顆衛星約需兩三個月,G60衛星數字工廠年産量可達300顆衛星,最快1天就可以生産一顆,預計到2026年工廠可實現每年500-600顆衛星的産量。

  按照《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産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到2025年,形成年産50發商業火箭、600顆商業衛星的批量化製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為目標,提供衛星研製、運載發射、在軌交付與管理鏈式服務模式。此外,新引進和培育10家商業航天重點企業,扶持一批民營“專精特新”優勢企業,實現空間信息産業規模超2000億元。

  作為“千帆星座”的建設和運營主體,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已陸續發射三批“一箭18星”的組網衛星,通過對“千帆星座”的建設和運營,垣信衛星助力構建“隨時隨地、無時無刻”的空天地一體化的智能泛在連接能力。

  垣信衛星高級副總裁陸犇&&:根據規劃,“千帆星座”一期將發射648顆衛星,把在地面産生的通信信號通過透明轉發的方式“搬”到天上;二期再發射648顆衛星,整體規模達到1296顆,實現通信信號星上轉發;三期由超過1.5萬顆衛星提供多元業務融合服務。2025年,“千帆星座”將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為交通運輸、智慧農業、應急救災、低空經濟等領域賦能。

  “上海星”正在走向更廣闊的天空大海。2024年11月20日,垣信衛星與巴西國有通信企業TELEBRAS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2026年為巴西地區提供正式的商用服務。此次合作,意味着垣信衛星開啟海外業務正式落地的序幕。目前,垣信衛星已經與30多個國家啟動業務洽談,積極推動“千帆星座”在全球範圍內的商業應用服務推廣。

  2025年元旦期間,垣信衛星攜合作夥伴在中國香港完成了千帆星座的首次應用測試,千帆星座面向智慧農業場景的首批商業示範應用也已經落地。

  一花獨放不是春,“鏈主”打造“共贏鏈”。“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將加速建立協同創新的新型生態,形成具有引領效應的‘天地一體、萬物互聯’衛星産業標杆示範。”松江區科創發展辦負責人説。

  群星閃耀,鏈鏈生輝。在這條活力奔涌的科創走廊,除了格思航天牽頭成立衛星智能化創新聯合體,還有圍繞大飛機形成的跨地域的民用航空産業鏈合作。目前,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地以頭部企業為引領,構建“聯盟+基地+園區+基金+&&”跨域合作體系,瞄準國際先進科創能力和産業體系,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立16個産業(園區)聯盟、14個産業合作示範園區。

  鏈結創新要素,提升産業能級,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在科技人才流動、專利輸出等方面對長三角的支撐度已達30%,對全國的貢獻度達10%,逐漸展現出對標全球創新走廊的實力。

  從地理空間的連接到創新生態的聚合,科創走廊越來越成為引領區域創新、推動協調發展的重要空間組織形式。作為上海科創的“新地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光帶”,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正努力成為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産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

  2024年前10個月,G60科創走廊九地GDP同比增長5.25%,佔全國比重6.63%,實現進出口總額2.75萬億元,同比增長8.92%,佔全國比重13.01%。2024年全年,松江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1718家,連續三年位居全市首位,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位居上海前列,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産業引領功能不斷增強。

  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王華傑&&,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松江進入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正全力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以産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走廊,千帆,星座,發展,科創,産業,上海,長三角,發射,服務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