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在河邊走如何才能不濕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人們從資源稟賦和自身獨特條件與優勢出發而得出來的發展理念與路子。然而,現實中的一些“靠法”和“吃法”,卻值得防範和破解。
比如,有的領導幹部“靠金融吃金融”,有的“靠案吃案”,還有的“靠鐵路吃鐵路”“靠海關吃海關”。一些領導幹部“靠什麼吃什麼”的惡劣行徑,不僅“吃相”難看,而且必然會“吃”出事來,落個違法違紀、身敗名裂的下場。對此,應當深刻反思並找到防範和破解之策。
領導幹部“靠什麼吃什麼”,靠的是特權,吃的是特權。“特權”二字,一在“特”,二在“權”。身處特殊部門、特別崗位,擁有特定身份、不一般的權力,有些領導幹部甚至打個招呼、使個眼色便馬上有人心領神會,結果養成了“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的習慣。耍特權的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特權思想,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與眾不同;耍特權的人,有着按捺不住的權力任性,像匹脫韁的野馬,不管不顧,一路狂奔。
特權思想要不得,特權任性不得了,各級幹部應該想清楚、弄明白“我是誰,我從哪來”,想清楚、弄明白“權力誰給的,用來幹什麼”,真正找準位置、放下架子,當好人民的公僕和勤務員。
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監督是最有效的止損藥,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於必須和必要壟斷的行業和領域,要進一步規範運作,加強制衡和監督;對於非必須和非必要壟斷的行業和領域,要引入競爭機制,加大市場化運行。壟斷少一點,公平公正就可以多一些;壟斷少一點,均等合理就可以多一些。
領導幹部“靠什麼吃什麼”,靠的是資源,吃的是資源。有一種説法:誰佔有了資源,誰就擁有了一切。資源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稀缺的,所以往往被爭着、搶着。資源有很多,既有有形的,又有無形的;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在一些人眼中,人脈資源是最重要、最管用的資源之一,所以現實中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拉關係、跑關係和攢人脈,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拉攏、腐蝕和“圍獵”。為官從政只要私利上頭或附身,就會走形變樣,就會甘願“被圍獵”,會去琢磨怎麼靠自己掌握和擁有的資源搞無本生利,把資源變成生財之道。
資源是國家和人民的,黨的幹部只是代管員、守護者,無權佔用。領導幹部尤其應該保持清清爽爽、乾乾淨淨的人際關係,斬斷彼此利益輸送的鏈條,不搞人脈資源變現,不搞盤根錯節的“小圈子”和利益集團,不能把資源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
領導幹部“靠什麼吃什麼”,是一條歪路、邪路,甚至死路,靠不得、吃不得。特權不可使、壟斷不可為、資源不可私用,不能當蛀蟲、挖墻腳,應該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和價值觀,真正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徐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