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滿意率”成基層考核緊箍咒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下簡稱12345熱線)一頭&&着社情民意,一頭&&着政府部門,是群眾關切能夠及時得到回應的橋梁紐帶,受到社會公眾的肯定。12345熱線訴求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等也成為基層考核重要指標,但長期以來,一些地方考核“唯滿意率論”愈演愈烈,面對基層辦不了、辦不好的群眾訴求,也要追求高滿意率,讓基層幹部不堪重負。
記者在西部地區一些基層了解到,有的上級部門每月對所轄各鄉鎮街道的12345熱線訴求辦理情況進行測評統計,考核指標為響應率、解決率和滿意率,“三率”得分在百分制核分後折算計入綜合得分,每月排名前二的鄉鎮街道和排名第一的部門進行經驗分享,排名倒數後三位的單位則會被通報,並要表態發言。
有鄉鎮幹部告訴記者,在各級部門督導下,鄉鎮對於12345熱線訴求極為重視,每月排名中各單位分數基本都在95分以上,近80%的鄉鎮街道能拿到滿分。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一件群眾對訴求辦理不滿意的,即使滿意率在90%以上,也很可能立馬就排名倒數,要被通報批評。如此,“滿意率”成了戴在鄉鎮幹部頭上的“緊箍”。
群眾有訴求,政府理應及時回應、妥善辦理,徵求群眾對訴求辦理的態度,也是敦促各單位認真對待公眾關切的必要之舉。但現實情況是,面對紛繁多樣的群眾訴求,熱線專班通常一股腦將訴求轉到鄉鎮街道,其中不乏一些不合理訴求,基層承接不了又不得不辦,辦了又辦不好。投訴方不滿意,並不代表基層不想辦事,有時真是因為沒法辦。
近段時間以來,多地集中公布不合理訴求工單,如“孩子的高考成績不理想導致心情鬱悶,希望重新組織一次高考”“供電公司設立的電桿影響了家裏的風水,要求將該電桿移除”“家中孩子無法管理,要棄養,讓相關單位收養管教”等。各地“曬”出不合理訴求工單,體現出部分地方管理者思維的轉變,有利於引導群眾合理、正確使用12345熱線,也能為基層減負。但仍有一些地方,哪怕面對群眾的不合理訴求,也要鄉鎮街道取得投訴人的充分理解,對寶貴的熱線回應及處理過程中的人力物力資源造成浪費。
還有一些訴求提出的確實是真問題,但鄉鎮街道卻無力解決。有鄉鎮幹部&&,一些群眾投訴反映污水管網老化、道路損壞、環境污染等,上級12345專班都會轉辦到鄉鎮,而鄉鎮缺乏資金,只能向上級打報告,問題的解決還遙遙無期,但滿意度評分卻要上去。還有一些涉及拆除違建、治理污染的投訴,鄉鎮接了卻沒有執法權,還得再與相關職能部門對接。
12345熱線投訴看似是小問題,卻都關乎國計民生。面對投訴,上級部門以“屬地責任”推給鄉鎮,鄉鎮街道只能執行上級要求,可面對上級下壓轉辦的投訴工單,基層資源、權力有限,最後對投訴人只能打太極、討滿意。如果這些上級部門不積極作為、圖方便,只會揮舞“滿意率排名”的小鞭子,可能導致基層為了短期內的滿意率提升而應付群眾,甚至數據造假、迎合不合理訴求,而這種考評機制不僅背離了初衷,也損害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信任。
面對12345熱線投訴辦理,一些上級部門不能甘做二傳手、只念“緊箍咒”。對基層的考核不能過於依賴單一指標,而忽視了工作複雜性、難易程度、資源分配等多元因素。應明晰基層與職能部門權責,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推動各單位加強溝通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同時應優化考核體系,在保留關鍵指標的基礎上,引入更多元化的考核維度,為基層幹部營造輕裝上陣、多做實事的工作環境。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柳澤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