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國家發展改革委11月份新聞發布會上&&,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積極推動基礎設施REITs進一步擴圍至城市更新設施、酒店、體育場館、商業辦公設施等更多行業領域和資産類型。
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上市
李超介紹,基礎設施REITs工作自2020年啟動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證監會,持續推動基礎設施REITs市場擴圍擴容。在工作開展初期,將倉儲物流、收費公路、市政設施、産業園區等納入發行範圍;後續,在此基礎上,又逐步增加了清潔能源、數據中心、保障性租賃住房、水利設施、文化旅游、消費基礎設施等行業領域和資産類型。
“目前,發行範圍已涵蓋了12大行業的52個資産類型,其中10個行業領域的18個資産類型已經實現了首單發行上市。”李超説。
李超透露,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積極推動基礎設施REITs進一步擴圍至城市更新設施、酒店、體育場館、商業辦公設施等更多行業領域和資産類型。同時,將繼續加強與證監會的協同配合,進一步優化申報推薦流程,動態完善有關項目申報要求,提高工作質效,在嚴防風險、嚴把質量的基礎上,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上市,更好推動基礎設施REITs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業准入退出機制
談及如何推動具身智能産業健康有序發展,李超&&,近年來,在創新引領和需求釋放的雙重作用下,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産業規模,正在以超50%的增速跨越式發展。“當前人形機器人在技術路線、商業化模式、應用場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隨着新興資本加速入場,我國目前已有超過150家人形機器人企業,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但也要着力防範重復度高的産品‘扎堆’上市、研發空間被壓縮等風險。”李超説。
李超&&,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深入研究,圍繞強化政策牽引、加快技術攻關、推動成果應用等開展系統謀劃。下一步,將結合“十五五”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推動具身智能産業健康規範發展。
具體來看,李超介紹,將加速構建行業標準與評價體系,建立健全具身智能行業准入和退出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障産業有序發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圍繞“大小腦”模型協同、雲側與端側算力適配、倣真與真機數據融合等技術進行攻關,解決産業卡點堵點問題。推動訓練與中試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全國範圍內具身智能技術、産業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加速具身智能體在真實場景中落地應用。
推進“准入、場景、要素”三方面改革
“十五五”規劃建議布局了低空經濟、生物製造、具身智能等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對於如何協調解決這些産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行業准入、標準缺失等障礙,李超&&,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地方協同推進“准入、場景、要素”三方面改革,不斷打通制約産業發展的堵點和卡點,強化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制度供給。
優化市場准入環境,不斷增活力。李超説,以優化市場准入環境、推動市場准入放寬為抓手,指導各地在標準供給、准入機制、審批效能等方面深化探索,形成“放得開”與“管得好”並重的良性監管模式。
支持場景培育和開放,不斷增效益。李超&&,支持建設一批綜合性重大場景、行業領域集成式場景、高價值小切口場景,發揮場景對制度建設的試驗作用,逐步完善制度政策、管理規則、監管體系。在條件成熟時,逐一固化為法律法規等長期性安排。
優化要素保障機制,不斷增動力。李超&&,以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為牽引,探索創新空天、深海、頻譜軌道等新型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