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集中清理“沉睡”賬戶 確保資金安全提升使用效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1 08:57:13
來源:證券時報

銀行集中清理“沉睡”賬戶 確保資金安全提升使用效率

字體:

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對“沉睡”賬戶開展集中清理工作。

  近日,西安銀行公告,擬於11月14日對長期不使用的個人和對公結算賬戶、直銷銀行賬戶進行清理。這並非個例,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下半年以來,至少有近10家銀行宣布對長期不動賬戶進行清理。其中,部分銀行建立長效監測機制,每日滾動監測相關賬戶情況。

  銀行更新認定標準

  西安銀行公告,此次清理賬戶的範圍涉及該行長期不使用的個人和對公人民幣結算賬戶、直銷銀行電子賬戶,其中個人賬戶包括借記卡賬戶和活期存摺賬戶。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下半年以來,已有興業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湖北遠安農商行、葫蘆島銀行等近10家銀行發布了相關賬戶的清理通知。不過,各家銀行最新公告細則中,對長期不動賬戶的認定略有差異,如賬戶餘額低於十元至百元不等,最低無交易時長也分為半年、一年、兩年等。但總體來看,長期不動賬戶具有“長期無主動交易”“低餘額”等兩個特徵。

  其中,以興業銀行近日調整的長期不動戶認定標準為例,從認定細則看,該行納入長期不動戶治理的賬戶範圍較此前有所縮小。

  調整前,興業銀行長期不動戶認定標準為賬戶餘額為100元(含)以下,無該行個人貸款還款、代銷基金産品、理財産品、三方存管等簽約關係且賬戶連續180天(含)以上未發生任何非結息交易的個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金融社保卡、公積金卡除外)。

  調整後,該行長期不動戶認定標准將賬戶餘額要求改為10元(含)以下,並將未發生非結息交易的最長年限從連續180天(含)放寬至連續365天(含)以上。

  築牢風險防火墻

  往前追溯,銀行業針對長期不動賬戶的“大掃除”持續已久。早在2023年10月,金融監管總局就組織開展了銀行“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專項工作。

  “沉睡”賬戶主要是指5年及以上未發生主動交易,且賬戶中有餘額的個人銀行賬戶。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銀行會通過電話、短信、官方APP或微信推送等方式對該類賬戶發送提醒提示,幫助消費者了解自身銀行賬戶開立情況,及時查看、使用或登出冗余賬戶。

  長期不動賬戶、“沉睡”賬戶有何危害?業內人士介紹,該類賬戶久未使用,持有人很難關注到賬戶變動,一旦個人敏感信息洩露,極易被不法分子租用或者買賣,進行洗錢、電詐等非法活動,成為轉移資金通道工具,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記者,清理“長期不動賬戶”有多個積極意義:一是幫助金融消費者喚醒閒置資金,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減少銀行賬戶、系統資源的無效佔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更有效服務;三是加強銀行賬戶管理,降低“長期賬戶”潛在風險,減少可能存在的風險,比如被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等。

  受限賬戶可到櫃&恢復

  隨着治理深入,部分銀行對於長期不動賬戶監測走入常態化。興業銀行近期公告,自10月15日起,該行將按照調整後認定標準每日滾動管控符合條件的賬戶,採取限制資金進出的保護措施。

  對於確有使用需求的賬戶持有人,多家銀行建議,應在收到銀行提示時盡快辦理一筆存取現、消費或轉賬業務。同時,被限制使用的賬戶,持有人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銀行卡(折),至銀行網點進行客戶身份核實,風險排除後,一般可重新激活使用。

  “不同銀行認定長期不動賬戶的標準不一樣,從10元到100元、1000元的都有。”有銀行工作人員提醒,持有多個銀行賬戶的客戶需注意不同銀行的管理規定,避免混淆,導致賬戶餘額或交易頻次不達標,確無使用需求的賬戶,也應及時主動登出。

  若儲戶在長期不動賬戶中存有小額資金,且後續並無激活賬戶的意願,該筆資金也並不會丟失。工作人員解釋,若逾期未辦理激活手續,將視同自願銷戶,賬戶中存在未被取出或劃轉的資金,將會被轉入專戶中由銀行代管,資金的歸屬權始終屬於儲戶。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