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圖強的征途上,人類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
10月16日至19日,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在同期舉辦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上,超7000件海洋科技裝備集中亮相。從新能源船舶到萬米深潛器,從水下機器人到深遠海養殖&&,一幅全球航海裝備創新發展的圖景徐徐展開。
綠能澎湃
綠色動力,已成為本屆大會航海裝備的鮮明主題。
“當前全球貿易80%依靠船運,每年由此産生的碳排放約11億噸,佔全球總碳排量的3%。”西湖大學雲谷教授楊濤在大會主論壇提到了這樣一組數據。多位與會嘉賓認為,綠色燃料是實現航運低碳轉型的關鍵路徑,也是未來競爭的核心賽道。
記者在本屆大會上觀察到,生物燃料、甲醇、氨、氫氣等清潔能源技術日趨成熟,加速邁向商業化應用,“零碳船舶”正駛向現實。
“我們首創‘海水無淡化直接電解制氫’技術,可利用海上風電間歇性能源,實現‘風電—氫能’閉環。”在海水無淡化電解制氫設備模型前,東方電氣(福建)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小勇介紹,這一突破將大幅降低燃料生産成本,為未來船舶提供清潔、可持續的動力來源。
在展區,綠色低碳已經成為船舶製造領域的新風尚。一艘總長近250米、型寬44米、載重達11.36萬噸的雙燃料油輪模型備受關注。
“它採用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並加裝風帆助推系統,可降低油耗10%以上,大幅減少碳排放,主要用於中長距離原油或成品油跨洋運輸。”福船集團現場工作人員陳秀森&&。
閩江畔的&江碼頭,福建省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船“閩江會客廳”靜靜停靠。登上甲板,江風拂過耳畔,幾乎聽不到機械轟鳴,也感受不到柴油機震顫。游弋江上,游客既可在一層客艙靜坐品一杯茉莉花茶,也能登上二層甲板,平穩觀賞兩岸璀璨燈火。
“‘閩江會客廳’電動遊船搭載寧德時代純電池動力推動系統,實現低噪音、無污染,帶來更舒適的乘船體驗。”寧德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低碳已成為當前航運業發展趨勢,公司已經成功在超過800艘船舶上交付了相關産品。
向新而行
衛星應用系統、深海潛航器、無人船、水下機器人……在無人系統與數智科技裝備展區,智能科技元素無處不在,展現着航海領域的數字化未來。
在主賓高校哈爾濱工程大學展區,一條形似“黑色大魚”的倣生航行器在水池中靈活穿梭,引得觀眾連連驚嘆。“這是‘波動耦合泵噴式倣生航行器’,設計靈感來自海底扁形蟲。”哈爾濱工程大學教師王崇磊操控遙控器,航行器瞬間完成360度轉向,“它機動性強、擾動小,與傳統設備相比,對水下環境的影響降低60%,特別適合在狹窄空間或複雜海底環境監測魚群或管道”。
智慧養殖領域,網衣附着物水下清除機器人解決了深遠海網箱養殖的難題。“網箱長期浸泡在海中,容易附着藻類、貝類和魚排泄物,導致網眼堵塞、水體溶氧量下降,影響魚類生長。”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經緯説,機器人通過空化射流清理附着物,同時能實時監測網衣狀態,智能識別撕裂、孔洞或附着物堆積等破損情況,防止養殖生物逃逸、減少天敵入侵風險。
為減輕人工勞作負擔,外骨骼機器人登上了遠洋漁船。在福州扶搖智擎科技有限公司展&,漁民穿上“搬移托舉助力外骨骼”,便能輕鬆搬運漁獲。“南極捕蝦船單日捕撈量可達300噸,傳統人工搬運極易造成肩頸和腰部勞損。”公司總經理郎偉介紹,外骨骼機器人可為肩、肘關節提供實時助力,顯著降低作業強度。
本屆大會期間,第三屆海洋經濟科創論壇同步舉行。福州市鼓樓區聯合省、市相關部門舉辦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儀式,一批科研機構與行業龍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各方將聚焦海洋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産業化應用,推動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從“紙上”走向“海上”、從“實驗室”走向“産業鏈”,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為賦能海洋産業升級提供堅實支撐。
逐夢深藍
從近海裝備到深海重器,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的展品,全方位展現人類探索海洋、挺進深藍的新高度。
在深海養殖展區,多種深遠海養殖&&亮相。福建省自主研發的深遠海養殖&&“定海灣1號”“泰漁1號”“乾動1號”等如一座座“鋼鐵島”,抗風能力極強,不僅可自動投喂、捕撈,還配備了視頻監控、水質監測、海流氣象監測、5G通信基站等一系列監控傳輸設施,實現從“靠天吃飯”到“智慧養殖”的跨越。
深遠海養殖&&“福鮑1號”負責人吳永壽説,深遠海養殖&&將養殖拓展到水質更好、海水交換量更大的海域,在這樣的環境裏,鮑魚的成活率增加10%,産量增加近兩成。
“探索三號”深遠海科考船、全球最大的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全球首&2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中國船舶館”,300余件模型彰顯“深海重器”的硬核實力。“‘探索二號’是我國首艘搭載國産科考裝備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可支撐無人智能裝備開展海試任務,對我國經略海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現場講解員介紹。
在本次1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正力3500”深遠海風電安裝&&堪稱“巨無霸”,它長143.8米、寬56.6米,面積相當於14個標準籃球場。正力集團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是深遠海風電場建設核心裝備,還可兼顧其他海洋工程施工,為國家海上能源和資源開發利用注入強大動力。
“深遠海蘊藏着廣闊的空間與豐富的資源,是未來發展的戰略要地。”多位與會嘉賓&&,當前我國航海裝備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與供應鏈體系,推動“藍色生産力”持續提升,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記者 周 義 龐夢霞 黃景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