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中國銀聯建設的跨境二維碼統一網關正式上線試運行。統一網關通過構建“一點對接”的統一接口,解決了此前跨境二維碼支付中多頭連接的行業問題。
中國銀聯作為統一網關的重要參與方,此前已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創新推出“政府對政府(G2G)”和“網絡對網絡(N2N)”的多元跨境互聯互通模式,為跨境支付互聯互通築牢實踐基石。
具體來説,G2G模式由兩國央行牽頭制定頂層框架,銀聯作為對外窗口與境外網絡進行業務對接。2025年已推動越南NAPAS、印尼ASPI等項目落地。其中,中印尼跨境二維碼互聯互通於9月啟動雙向試點,中國境內受邀用戶可通過銀聯雲閃付App、支付寶錢包在印尼超3900萬家QRIS受理商戶掃碼支付,印尼33款主流錢包也能在中國境內銀聯及支付寶二維碼試點商戶直接掃碼消費。
N2N模式則是銀聯與境外二維碼網絡運營方直接洽談,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市場已成功應用。以馬來西亞為例,此前,銀聯與馬來西亞轉接支付網絡PayNet合作實現二維碼跨境支付互聯互通,中國游客使用銀雲閃付App和超90款接入“雲閃付網絡支付&&”的境內商業銀行App,可在馬來西亞250萬家商戶掃碼支付。
截至目前,銀聯已在境外19個國家和地區推進受理側合作,帶動境外二維碼受理商戶突破1000萬家,年內受理商戶將達到數千萬;在賬戶側,納入銀聯網絡的境外二維碼支付錢包超170個,覆蓋境外30個國家和地區。
隨着跨境支付參與主體增多、場景愈發多元,跨境支付互聯互通的落地需更高效的産業協同。目前,銀聯正與産業各方共建新“四方模式”,引入“泛賬戶方”(錢包機構)與“泛受理方”(聚合支付服務商),讓多方主體能更順暢地參與跨境支付生態。在前述中印尼跨境二維碼互聯互通項目中,銀聯作為跨境轉接清算方,螞蟻國際作為技術服務方,中銀香港作為人民幣結算行,産業各方在新“四方模式”的框架下各司其職、緊密協作,是中國支付産業“抱團出海”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銀聯對於跨境支付的探索已從基礎設施的“硬聯通”,逐漸走向規則標準的“軟聯通”。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銀聯協助老撾以銀聯標準和技術建成老撾國家支付系統;與泰國央行基於銀聯技術和標準建成本地轉接網絡TPN。在推廣金融技術標準方面,銀聯在泰國聯合其他卡品牌共同推出當地通用的二維碼支付標準,並作為泰國中央銀行向當地金融機構和商戶的推薦標準;在新加坡,銀聯協助監管機構制定本地二維碼標準和實施框架。
隨着統一網關進入運營階段,未來,銀聯將持續探索跨境互聯互通新模式,堅持新“四方模式”,聯合更多境內外夥伴推動支付服務互聯互通,建設更加多元、包容的跨境支付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