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0日電(閆惠卓)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上,麥當勞中國攜手首農集團、賓堡、順新暉等11家核心供應商首次以中國“麥鏈”形式亮相,並聯合發布“麥鏈”倡議。此次麥當勞中國展&面積達360平方米,較上屆翻倍,以“扎根中國,麥鏈全球”為主題,全面展示其供應鏈在本土化發展與國際化拓展方面的成果。同期,一年一度的麥當勞中國供應商大會在北京舉行,300余名“麥鏈”代表齊聚,共話供應鏈發展新路徑。
麥當勞中國攜手11家供應商夥伴以中國“麥鏈”形式首次亮相鏈博會
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麥當勞中國的‘三腳凳’經營理念,強調品牌、員工和供應商三方緊密合作,‘三腳凳’的三大支柱形成了穩固、長期的合作關係。麥當勞中國與供應商夥伴緊密協作,加速本地化發展。我們不僅見證了麥當勞餐廳數量的顯著增長,更在供應鏈的本土化、數智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這是我們第二次參加鏈博會,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個絕佳的交流&&,與供應鏈‘朋友圈’深入互動。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創新和合作為引擎,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的質量、效率與可持續性,更好地服務餐廳與消費者。”
麥當勞中國深耕中國市場35年,自2017年進入“金拱門時代”以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數量已超7000家,2024年服務顧客超13億人次。這一快速發展的背後,是其構建的成熟供應鏈體系——本土採購率超90%,合作超10年的供應商佔比過半,部分供應商合作時長已超30年。
“麥鏈”既是扎根本土的供應鏈,也是鏈結全球的開放鏈。早在1985年,麥當勞便開始探索土豆本土種植。如今,其供應鏈涵蓋400多種食材和原材料,2024年採購量近80萬噸。同時,通過分享全球管理經驗與標準,麥當勞助力供應商“出海”,麥當勞中國的供應商生産的派、麥滿分英式松餅等産品已進入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市場,近兩年每年向日韓出口約8000噸薯條。
麥當勞中國首席影響官施雲&&,此次發布的“麥鏈”倡議聚焦三大承諾,與本屆鏈博會發布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北京倡議》理念高度契合。在打造綠色可持續供應鏈方面,麥當勞中國將推進再生農業計劃,2028年前完成首個五年計劃,同時推廣綠色供應鏈理念,提升能源管理水平與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施雲&&:“可持續發展是供應鏈的必答題,而非選擇題。再生農業計劃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還能提高食材的品質和産量,從長遠看,這是保障供應鏈穩定和效益的關鍵。我們會和供應商一起,從土壤改良、水資源利用等基礎環節做起,讓每一份食材都來得更可持續。”
加快數字供應鏈發展方面,施雲介紹,“一箱一碼”項目是麥當勞推進供應鏈數字化的核心舉措,“一箱一碼”1.0版本已實現單箱貨品全鏈路追溯,2.0版本將聯合可口可樂實現跨鏈協同,並向全球推廣中國數字化實踐經驗。他談到:“數字化是提升供應鏈效率和透明度的核心驅動力。‘一箱一碼’1.0版本讓我們對每箱貨品的流向瞭如指掌,出現問題能快速定位和解決。2.0版本的跨鏈協同,將打破企業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整個供應鏈的高效運轉。中國在數字化方面的實踐已經走在前列,這些經驗推廣到全球,能為整個麥當勞體系的供應鏈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協同發展方面,繼湖北智慧産業園2024年啟用後,浙江智慧産業園將於2027年建成,以“産業集群+綠色+智慧”模式打造標杆,同時通過全鏈路精益管理提升效率。施雲強調:“智慧産業園是協作共贏的最佳載體。湖北智慧産業園的成功讓我們看到,産業集群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響應速度,綠色和智慧的理念則讓整個園區更具競爭力。浙江智慧産業園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模式,帶動更多供應商共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供應鏈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