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劉睿祎)近日,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首席投資官,泰康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執行官段國聖在行業期刊《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撰文指出,保險資金長錢長投的內在需求不斷凸顯,利率環境變化是當前保險資金運用面臨的首要挑戰,低利率環境下必須重視權益資産的配置價值。
保險資金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不斷完善。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從多個方面直擊保險資金權益資産配置的卡點和堵點,為保險資金有序加大權益配置比例提供了政策機遇。
保險資金長錢長投的市場環境日漸成熟。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環境出現一系列積極變化,為中長期保險資金入市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資金來源方面,投資者生態出現積極變化。
上市公司方面,伴隨我國經濟新老動能切換、高質量發展不斷深入,資本市場蘊含豐富的結構性投資機會。一方面,傳統産業供給結構優化,一批工程機械、航運、電力、上游資源品等領域的優質龍頭公司估值水平合理、凈資産收益率(ROE)總體穩定,能夠提供確定性收益機會;另一方面,在長壽時代、製造業出海、能源結構轉型等背景下,部分領域仍然具備結構性成長機會。
橫向比較看,A股、港股上市公司估值處於主要市場相對較低水平,股息率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長期資金加大權益配置比例有望獲得可觀的長期回報,實現資本市場穩健運行與保險資金穩定回報的良性互動。
關於新形勢下保險資金權益配置策略優化,段國聖認為,從國內外經驗看,權益資産長期業績表現優秀,但短期波動劇烈。保險資金既要發揮長期資金優勢,堅持長期投資、努力穿越周期,又要關注組合整體的風險水平,堅持穩健投資、守住風險底線。因此,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應以獲取適中收益為目標,努力減少回撤、降低波動,提高投資回報的穩定性。通過優化組合結構、豐富投資模式、推動策略多元化和把握結構性機會,打造風險和收益適中的穩健權益投資組合。
優化組合結構 增加穩定類資産比例
紅利資産具有波動相對較低、股息回報可觀的特徵,是長期壽險資金權益配置的重要方向。因此,通過篩選具備行業競爭力、能夠持續維持較高分紅能力的優質上市公司,逐步提升紅利資産佔比,構建既能獲取穩定分紅收益,又能長期享受企業成長的均衡資産組合,可以有效提升投資組合整體的穩定性和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水平。
探索多元投資模式 通過FVOCI、私募基金開展長期投資
資金屬性的長期化是投資行為長期化的內在基礎。新形勢下,保險資金積極探索多元化的長期投資模式,有助於進一步夯實長期投資理念、機制、文化和策略能力,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
首先,在新會計準則下,保險資金權益投資可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FVOCI)的金融資産。FVOCI也代表了一種以長期投資、長期考核為導向的投資模式,要求投資團隊對標的公司的長期價值和質量有更深認知。截至2024年末,7家上市險企①對FVOCI股票的合計配置規模超過5000億元,佔權益投資的平均比例為13.8%,已成為保險資金權益投資的重要模式之一,未來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此外,通過設立私募證券基金開展長期投資試點也是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創新的重要探索。截至5月末,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的計劃資金規模已突破2200億元。
通過策略多元化和動態配置 降低投資波動
權益資産內部存在大盤、小盤、價值、成長等不同的風格和細分策略。儘管在絕對收益方面,權益類資産呈現同漲同跌的特性,但在相對收益方面,大盤寬基、價值紅利、高質量、成長、小盤寬基等不同類別資産之間仍具備一定的負相關性,表現出不同的收益風險特徵。
而從歷史上看,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脈絡在資本市場有着清晰的映射。當前我國經濟正在轉向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孕育着豐富的結構性投資機會。保險資金應着眼長期布局,積極把握時代主題中的投資機遇。
在具體投資方向上,一是以人工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板塊。科技與創新是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長期資金應積極圍繞新的經濟增長點展開布局,自下而上尋找順應科技革命和産業趨勢變革的高成長標的。
二是盈利穩定、估值合理、質地優良的傳統産業。伴隨經濟發展階段的轉變,資本市場中出現一批盈利能力和自由現金流較好、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産業競爭格局穩定、估值總體合理的上市公司,這些企業能夠為保險資金提供相對穩定的中長期回報。
三是製造業和消費品牌出海帶來的投資機遇。出海不僅是發揮我國製造業優勢、應對地緣政治環境不確定性的重要路徑,也是很多製造業和消費企業開啟第二成長曲線、拓展利潤來源的重要契機,將帶來豐富的投資機會。需要關注美國貿易政策影響,精選標的開展布局。
四是具備要素稟賦優勢和成長潛力的細分行業,例如醫藥領域受國內産業政策優化、研發競爭力提升且國際經貿衝突影響較小的創新藥,以及具備較大國産替代潛力的高值耗材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