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菲律賓領導人近日在東盟峰會期間會面,雙方強調將進一步強化經濟及安全合作,並&&同意簽署《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這是日菲《互惠准入協定》生效後,雙方軍事防務合作的又一重要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該協定簽署後,日菲軍事防務合作體系已全面涵蓋國防戰略、軍事戰術、情報交流、裝備技術、部隊演訓等各領域,“準盟友”關係基本成型。分析人士指出,菲律賓如今已成為日本影響東盟、介入南海問題、實施所謂“對華制衡”的重要抓手,相關動向需引起地區國家高度警惕。
事實上,自2011年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與日本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兩國互動就愈發頻繁。尤其是近年來,雙方將加快軍事防務合作制度化建設視為推動雙邊關係的重點。2016年,日菲簽署《防衛裝備和技術轉移協定》,菲律賓成為首個與日本建立此類合作的東盟國家。2022年,日菲舉行首次外長防長“2+2”會談,菲律賓成為東盟國家中第二個與日本建立該機制的國家。2023年,日本創立“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機制,將菲律賓作為首批支援對象國之一。2024年,日菲簽署《互惠准入協定》,為雙方部隊快速部署到對方國家並實施軍事行動提供了便利。此次意向簽訂的《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更是允許兩國防務力量在聯合軍事行動和維和任務中相互提供燃料、食品及醫療服務等後勤支援,為兩國長期化、常態化軍事防務合作提供穩定保障。
日菲防務關係升級絕非偶然。馬科斯就任菲律賓總統後主動謀求強化與美、日的關係。日本則積極助推美國亞太同盟體系“由輻輳向網絡”轉型,並依託所謂“印太戰略”,重點構建“美日+”小多邊關係。一方面,日方積極支持菲律賓強化“海洋安全保障能力”,為菲提供裝備及技術培訓,推動美日菲三國海軍、海警聯合訓練;另一方面,公開聲稱將與菲律賓發展關鍵和新興技術、推進太空安全合作,舉辦網絡和數字高級別對話等。分析人士指出,美日菲通過軍事勾連加強裝備互操作性、提高軍情共享水平和海上聯合干預能力,必將加劇地區局勢緊張。
日菲防務關係的升級暗藏着各自的小算盤。日本基於美國戰略牽引及自身對華競爭心態影響,宣稱要實施“強有力的外交安保政策”,在積極推進防務建設同時,繼續拉攏印太盟伴,將其作為制華籌碼。而菲律賓則希望借助外力為其在南海的侵權挑釁行徑撐腰壯膽。
亞太是和平發展的高地,不是博弈的“角鬥場”。任何國家同他國開展防務安全合作都不應針對第三方,不應介入南海爭議,更不應挑動對抗、加劇地區緊張。日菲應深刻汲取歷史教訓,不要試圖以拼湊“小圈子”尋求所謂“安全”,而要以實際行動切實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