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低空巡航武器仍是首選“踹門武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3 16:21:12
來源:參考消息

美媒:低空巡航武器仍是首選“踹門武器”

字體: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0月9日發表題為《巡航導彈代表着戰爭的現在和未來》的文章,作者是美國蘭德公司工程師邁克爾·博納特。文章摘要如下:

  關於未來戰爭的形態,目前存在兩種相互對立的敘事。在過去近兩年的時間裏,無人機與火炮一直被視為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而今年6月爆發的伊朗-以色列戰爭,則讓“隱形戰機主導未來”的觀點再度興起。這兩種觀點大相徑庭,但均未能撼動一種向來性能卓越、性價比出眾的武器的地位——巡航導彈。

  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衝突雙方你來我往。到2025年,無人機已在俄烏衝突的陸戰與海戰中佔據主導地位,造成的傷亡人數佔比過半。無人機甚至被派往深入俄羅斯腹地的地區,用於襲擊俄羅斯引以為傲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傳統武器系統儼然已成為老古董,無人機似乎代表着戰爭的未來。

  以色列的空襲行動卻與這一敘事背道而馳。衝突初期,以色列憑藉精準快速打擊與F-35隱形戰鬥機的配合,在伊朗上空如入無人之境。此外,以色列及其盟友通過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與空中打擊,成功抵消了伊朗威力強大的彈道導彈威脅。在美國B-2隱形轟炸機摧毀伊朗關鍵核武器設施後,這場衝突迅速宣告結束。

  不過,上述兩種相斥的敘事均未能真正反映未來戰爭的形態。

  自1990年以來,有一種作戰能力在幾乎所有衝突中都扮演着關鍵角色——低空巡航導彈,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低空攻擊無人機。

  美國參與的多數衝突,均以低空巡航導彈打擊拉開序幕,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戰斧”巡航導彈。這類導彈造價不菲,但能有效癱瘓敵方防空系統、指揮控制中心及其他關鍵目標,為後續各類攻擊行動掃清障礙。這類精確制導武器通過低空飛行,可規避敵方雷達探測與防空系統打擊。多數國家地域遼闊,這使得構建性價比合理的防空體系難度極大。這種地理因素賦予的生存能力,再加上巡航導彈本身的遠程打擊能力,令它的生存概率與作戰成功率遠超其他幾乎所有武器選項。

  除美國外,英國、法國與俄羅斯也均在衝突初期成功運用巡航導彈,為後續作戰行動創造條件。

  鋻於巡航導彈成本較高,造價更低但飛行速度較慢的替代武器應運而生,承擔類似作戰任務。以色列的“哈比”無人機、伊朗的“目擊者”無人機以及烏克蘭的FP-1無人機,本質上都是以螺旋槳代替渦扇發動機的低速巡航導彈。儘管它們常被稱為“一次性攻擊無人機”,但與速度更快的巡航導彈在基本功能上並無本質區別。

  從伊朗-以色列衝突、俄烏衝突到阿塞拜疆-亞美尼亞衝突均可看出,低空攻擊無人機能對軍事目標與關鍵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破壞,産生毀滅性打擊效果。

  即便最先進的防禦系統,也無法完全抵禦這類武器的威脅。國家領土面積越大,防禦難度越高。這也解釋了為何美國俄羅斯等國會在潛射巡航導彈領域投入鉅額資源:潛艇帶來的突襲因素的加持,令巡航導彈及同類武器成為終極的常規威懾力量。

  在衝突初期發起此類打擊,能讓作戰方獲得主動權,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後續行動——無論是傳統的地面入侵、無人機作戰、空中打擊,還是不再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隨着巡航導彈的成本不斷下降、獲取與生産門檻逐步降低,其戰略重要性在未來還將持續提升。

  無論未來戰爭形態如何演變,低空巡航導彈與低空攻擊無人機都將是“首波打擊力量”。俄軍癱瘓烏克蘭電網,以及烏克蘭對俄羅斯石油生産設施造成重創,不過是未來衝突中這類武器可能發揮作用的“冰山一角”。

  憑藉高生存能力、高作戰成功率與高性價比的綜合優勢,巡航導彈以及同類性質的低空攻擊無人機,將繼續成為美國及其他主要軍事強國的首選“踹門武器”。

【糾錯】 【責任編輯:王碧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