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能否撐起歐洲核保護傘?數據顯示法國擁有世界第四大核彈頭儲備,總數約290枚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27 14:15:22
來源:環球時報

法國能否撐起歐洲核保護傘?數據顯示法國擁有世界第四大核彈頭儲備,總數約290枚

字體: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的一系列動作讓歐洲深感“被拋棄”。為此德國候任總理默茨日前喊話法國、英國討論“核共享”,以盡快“脫美”實現歐洲防務自主。英國《每日電訊報》24日稱,一名法國官員提出,法國可以考慮將攜帶核武器的“陣風”戰鬥機部署到德國,此番言論更是引來熱議——如果美國“放手”,法國真的能撐得起歐洲的核保護傘嗎?

  法國“凱旋”級核潛艇

  “歐洲人需要承擔更大責任”

  《每日電訊報》稱,該法國官員&&,“在德國部署幾架可攜帶核武器的法國噴氣式戰鬥機應該不難,而且可以傳遞強烈信息。”這番表態發生於默茨呼籲英法為歐洲提供核保護傘之際,“美國正在從歐洲和烏克蘭轉移,此舉發出明確的信號,即歐洲大陸未來將無法依賴華盛頓提供的安全承諾”。接受採訪的一名德國外交官員説,“我的理解是,基民盟(默茨所領導的德國保守派政黨)方面的想法是,我們需要核保護傘,應該準備好討論這個問題,而且我們願意為此付出價碼。”

  就在同一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並討論了歐洲安全和烏克蘭防禦計劃。在兩人會晤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馬克龍&&,歐洲在任何和平協議中都需要美國的支持,“因為這是安全保證可信度的一部分”,但他承認,“歐洲人需要為歐洲的安全、防務做得更多”。

  此前美國一直承諾向歐洲提供核保護傘。根據美國與北約盟友達成的“核共享”協議,美國在北約盟國領土上部署核武器,而北約成員國則負責提供基地、戰鬥機等。當前美國駐歐洲的多個軍事基地部署有約100枚B61系列戰術核炸彈,其中大多數由美國戰機搭載,但也有一些授權給歐洲盟國,例如德國空軍就有一支專門執行核打擊任務的“龍卷風”戰鬥轟炸機中隊,未來將由引進的美制F-35戰機取代。

  法國核力量到底怎麼樣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稱,美國的歐洲盟友中,僅有英國和法國擁有核武器。其中英國核威懾力量完全依靠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每艘該級核潛艇可以攜帶16枚美制“三叉戟2”潛射洲際導彈。與英國核打擊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相比,法國核威懾力量更為均衡和獨立,分為空基與海基兩大領域。此外,法國的核打擊力量是獨立於北約指揮之外,因此對於支撐歐洲的核保護傘更具實際意義。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網站的介紹稱,法國擁有世界第四大核彈頭儲備。截至2023年7月,法國核彈頭總數約290枚。據介紹,法國核武庫規模在1991年至1992年達到峰值,約為540枚,此後隨着冷戰的結束,世界性核大戰威脅散去後,法國核武庫規模逐步削減,1996 年法國決定放棄陸基核導彈。2015年2月,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透露,法國擁有300枚核彈頭,用於48枚潛射彈道導彈和54枚空射巡航導彈。2008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將把法國的核彈頭數量減少到300枚以下,馬克龍上&後也&&將繼續維持該承諾。

  目前法國約80%的核彈頭部署於4艘“凱旋”級戰略核潛艇上,確保隨時有一艘攜帶核彈頭的戰略核潛艇出海戰備執勤。同時法國空軍還保留了一支專門執行核打擊任務的戰鬥機中隊。該中隊最初裝備的是“幻影4”轟炸機和“超級軍旗”攻擊機,上世紀80年代後開始換裝專門改裝的“幻影2000-N”戰鬥機。後者退役後,如今法國的空基核打擊力量由約40架新一代“陣風”戰鬥機承擔。

  美國《防務新聞》介紹説,作為歐洲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陣風”配備有先進的航電設備和卓越的空中機動能力,但更關鍵的是它配備的核巡航導彈——ASMP-A導彈。據介紹,這是法國專門為執行核打擊任務而研製的超音速巡航導彈,最高速度可達3馬赫,能夠攜帶3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執行精確打擊任務,使用了吸波塗料且能在飛行途中進行機動變軌,具備一定的隱身突防能力。該導彈最大射程500公里,再加上“陣風”戰鬥機的航程,作戰半徑可延伸到上千公里以外。與潛射彈道導彈相比,ASMP-A導彈搭載於“陣風”戰鬥機的部署方式更為靈活,也更適合對外展示核威懾能力。這次法國官員提議將攜帶核導彈的“陣風”戰鬥機部署到德國,就是看上了它的這種獨特能力。

  機腹挂載ASMP-A核導彈的法國“陣風”戰鬥機

  此外,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上搭載的部分“陣風”戰鬥機(約10架)也具備核打擊能力。儘管該航母沒有永久性搭載具有核能力的ASMP-A導彈,但在執行核打擊行動時,航母上有可以“快速部署”的備用導彈。同時法國正在研製新一代ASN4G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用以取代ASMP-A導彈。前者射程超過1000公里,最大速度約8馬赫,射程和突防能力較ASMP-A導彈都有大幅提升。

  歐洲自主防務,難

  《每日電訊報》稱,馬克龍一直在推動歐洲就法國核武器在歐洲大陸防禦中所能發揮的作用舉行討論。德國外交官員説,法國的提議將加大對英國首相斯塔默的壓力,要求其採取同樣做法,並證明英國為歐洲安全做貢獻的認真態度。

  長期以來,法國是歐洲防務自主戰略最堅定的倡導者,馬克龍曾直言不諱地批評北約“腦死亡”,並提出雄心勃勃的“歐洲軍”計劃,希望得到北約歐洲成員國支持。但在相當長時間裏,部分歐洲國家將北約看作歐洲安全的根本保障,認為僅憑藉歐洲力量無法應對現實威脅。此前德國等傳統歐洲國家更看重北約,認為沒有必要“另起爐灶”。2024年4月25日,馬克龍在巴黎索邦大學發表演講時,呼籲建立一個強大的歐洲,並與北約一起建立“可信的歐洲防禦體系”。作為歐盟成員國中唯一擁有核威懾能力的國家,法國的核武庫將“有助於提高歐洲防務的可信度”。這是馬克龍對所謂“北約的歐洲支柱”作出的最新表態,即不再擺脫北約“單幹”,在北約支持下進行歐洲防務建設。

  如今隨着美國特朗普政府在俄烏衝突等問題上與歐洲國家分歧嚴重,以及特朗普越來越傾向於讓歐洲盟友自行承擔更多的國防安全,並要求北約國家的國防開支佔GDP的比重應達到5%,近來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也開始討論,將自身安全完全託付給美國是否明智。但不少歐洲媒體都承認,在當前歐洲整體經濟乏力、各國分歧明顯的情況下,推動歐洲自主防務面臨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壓力,未來不容樂觀。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