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披露“抵抗軸心”武器運輸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6 09:05:44
來源:參考消息

以媒披露“抵抗軸心”武器運輸網

字體: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12月20日報道,最近從哈馬斯手中繳獲的文件揭露了伊朗向敘利亞、黎巴嫩和約旦河西岸走私武器的路線。這是以色列情報和恐怖主義信息中心一項新研究的發現,該研究基於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繳獲的大量文件。

  據報道,這些文件還披露了哈馬斯在約旦走私網絡崩潰的細節,以及哈馬斯和伊朗如何試圖向約旦河西岸輸送武器,形成另一條針對以色列的戰線。

  而 在巴沙爾政權倒&前,敘利亞一直是真主黨獲取先進和精確打擊武器的主要走私路線,其中一些武器被用於打擊以色列。

  路線頗為複雜

  報道稱, 通往約旦河西岸的走私路線主要有兩條。第一條路線經由敘利亞到達約旦,武器在那裏被交給走私者,由他們偷運過以色列邊境,進入約旦河西岸。

  第二條路線從敘利亞開始,經過黎巴嫩,武器直接走私進入以色列。情報和恐怖主義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員説:“去年10月真主黨開始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後,以色列在以黎邊境增加了部隊部署,黎巴嫩這條路線被部分封鎖。”

  該研究報告還具體提到:“本文第一部分討論了從伊朗到敘利亞和黎巴嫩的陸上補給線,這一通道又可細分為三條路線。”

  “第一條路線經過巴格達和拉馬迪市,到達敘伊邊境的阿布凱馬勒過境點,然後輾轉經過敘利亞的代爾祖爾、巴爾米拉和大馬士革,然後抵達貝魯特。第二條路線從德黑蘭到伊拉克的巴士拉,然後到巴格達,經過敘伊邊境的‘坦夫’過境點,然後抵達大馬士革。第三條路線從伊朗出發,到達伊拉克城市穆薩納,經由敘利亞的哈塞克,再到阿達拉,然後抵達拉塔基亞。第三條路線現在處於非活動狀態。”

  該報告稱:“美國和以色列採取了各種措施來阻斷這些路線,包括美國控制路線附近的戰略地區、對相關組織和個人實施制裁,甚至發動空襲等。”

  繳獲的哈馬斯文件揭示了伊朗的走私新方法:“在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敘利亞邊境,他們使用了一些創新手段來規避邊境安檢措施,比如使用無人機運輸武器,利用連接約旦和伊拉克的舊石油管道,以及雇用難民在敘伊邊境幫忙等。”

  運輸嚴重受阻

  調查還顯示,約旦一直在大力打擊境內走私活動,其行動效率得到了以色列的積極評價。例如,約旦安全部隊最近“挫敗了數十名與親伊朗武裝組織有&&的走私者從敘利亞滲透入境的圖謀,這些走私者攜帶大量武器,包括火箭彈發射器、地雷和爆炸物,還有大量毒品。幾名邊防軍士兵在交火中受傷,9名走私者被捕”。

  報告稱:“‘抵抗軸心’的高級官員公開承認,敘利亞政權更迭斬斷了途經敘利亞的供應路線,儘管他們試圖淡化這種情況的戰略影響。真主黨領導人納伊姆·卡西姆在一次演講中説,由於巴沙爾政權倒&,真主黨失去了軍事供應線。他補充説,如果新政府不允許武器運輸,就需要找到其他路線。”

  報告還提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他&&“所有可用來將伊朗部隊轉移到敘利亞的路線都被關閉了”。

  報告強調:“除阻斷伊朗向真主黨運送武器的通道之外,敘利亞革命還可能影響真主黨的重建工作,令黎巴嫩因以黎衝突而遭受的破壞難以修復。‘觀察人士’指出,真主黨一直依賴伊朗提供經濟支持和後勤援助,如原材料和建築。但現在新的敘利亞武裝控制了邊境和過境點,切斷了從伊朗經伊拉克到大馬士革的補給線。”

  研究總結説:“自2007年以來,特別是在過去十年間,哈馬斯從伊朗得到了大量軍事支持,這體現在伊朗提供的武器、在伊朗境內訓練的哈馬斯成員、通過各種途徑向加沙和約旦河西岸輸送伊朗的知識技術和設備,以及廣泛的財政支持等方面。在美國2020年1月對伊拉克空襲中喪生的聖城軍前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被認為建立了對哈馬斯的軍援體系。”(編譯/朱麗)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