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營珠海航展,看海陸空天吸睛裝備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11 11:04:32
來源:環球時報

探營珠海航展,看海陸空天吸睛裝備

字體:

  編者的話: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將於12日在廣東珠海開幕。與早先純粹的航空裝備展覽不同,如今珠海航展已成為中國企業展示防務、安全與和平利用太空等高科技領域最新成就的舞&。《環球時報》記者10日提前探營珠海航展,看看都有哪些重量級裝備將亮相。

  空:多種隱形戰機公開亮相

  目前除了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的殲-35A隱形戰鬥機外,殲-20、殲-10C、殲-16戰鬥機,殲-16D電子戰飛機,轟-6K轟炸機,運油-20空中加油機,空警-500A預警機,無偵-7與無偵-10無人機等空軍現役主力機型都陸續抵達珠海航展現場,其中多個型號都將進行飛行表演。《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在航展開幕前幾天,包括殲-35A和殲-20隱形戰鬥機等外界高度關注的中國空軍新銳機型已經在珠海金灣機場上空進行了適應性訓練。

  作為中國航空界的龍頭企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拿出了數量眾多的新型裝備。《環球時報》記者剛踏入航空工業館,映入眼簾的就是殲-20S和殲-35A模型,兩款展品位於展廳核心區域,足以體現其在本屆航展、中國航空工業空天體系中的分量。其中首次對外公開展示的殲-20S備受矚目。

  10日,殲-35A戰機模型在珠海航展航空工業館展出。(視覺中國)

  軍事專家張學峰對《環球時報》記者&&,隨着戰鬥機信息化和網絡化手段的豐富,以及數據自動處理系統,乃至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如果在五代機上再配備一個飛行員,進行數據處理,以及指揮其他伴飛的飛行器,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戰效果。特別是“忠誠僚機”技術的出現,實現了有人機和無人機之間的配合,后座上增加一名飛行員將更加有助於指揮“忠誠僚機”。

  除了殲-20S隱形戰鬥機外,《環球時報》記者還在中國航空工業館的“海上攻防”展&看到了首次展出的殲-35艦載隱形戰鬥機模型。它的外形設計與殲-35A非常相似,但前起落架採用加固的雙輪結構和牽引桿,用於適應彈射型航母的起飛需求。西方媒體猜測,殲-35艦載戰鬥機未來將主要配備中國海軍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

  而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展區“C位”,《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了彩虹-7大型隱形無人機的身影,確實很大、很酷。據本報記者了解,這是基於先進的氣動、隱身和控制技術研製的高空亞音速無人機。彩虹-7翼展超過27米,採用翼身高度融合的飛翼布局,機身後方採用鋸齒形“海狸尾”,從翼尖到機身後端分別安裝有副翼、襟翼和水平尾翼,進氣口位於機身上方,發動機尾噴管則採用半隱藏式設計,飛機外形光滑優美,整體設計簡潔明快,從而可以有效壓縮敵方雷達的探測距離。彩虹-7可在高對抗作戰環境中執行偵察、情報獲取以及為遠距離武器打擊提供目標指示等任務。

  在本屆珠海航展上,“彩虹”無人機家族還首次展出了彩虹-9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它使用典型的細長機身和平直機翼總體布局,尾部則帶有V型雙垂尾,機身長度可達12米,翼展達25米,使用渦槳發動機動力,最大航程超過1.15萬公里,最大起飛重量5噸,最大滯空時間40小時,升限可達11000米。彩虹-9無人機可以充分發揮其滯空時間長、載彈量強大的優勢,能在目標上空長時間盤旋,對地面發現的目標進行偵察和打擊,打擊能力超強。

  此外,俄羅斯蘇-57隱形戰鬥機與“勇士”飛行表演隊,中國空軍“八一”“紅鷹”飛行表演隊都將向中國觀眾展示精彩的空中特技。10日,俄羅斯飛行員博格丹駕駛蘇-57再次進行適應性訓練,引發現場記者圍觀。

  天:展示中國航天未來宏圖

  國家航天局在航展現場設置了中國航天獨立展&,備受矚目的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帶回的月壤樣品屆時將亮相本屆航展中國航天展&,觀眾可以近距離目睹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挖寶帶回的珍貴月壤樣品。

  在航天科技集團展區,《環球時報》記者一眼就看到了最為高大的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模型。該火箭採用兩級結構,現場示意圖顯示其兩級均可回收重復使用,但長征九號第一級在最後的降落階段,與“星艦”第一級採用“筷子夾火箭”的回收方式存在明顯區別。

  《環球時報》記者踏進航空工業展館,就看到許多媒體記者和觀眾圍着“昊龍”航天飛機的模型拍照打卡,雖然該模型展&並不在展館中央,較小的比例使其看起來不如其他展品那樣直觀,但依然人氣很旺,“昊龍”航天飛機目前已正式立項,有觀眾在拍照時驕傲地&&,這可是中國人自己的航天飛機。據介紹,“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採用大翼展、高升阻比、可重復使用飛行器技術方案,通過運載火箭發射並與空間站交會對接,脫離空間站後經離軌制動、再入飛行在機場跑道水平着陸,完成檢測維護後可再次執行任務。

  陸:無人機對抗VS無人機配合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本屆珠海航展期間,無論主戰坦克、自行火炮等傳統地面裝備,還是充滿科幻色彩的高功率微波武器或激光武器,都與無人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中國兵器館內展出的安裝在卡車底盤上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馬俊 攝

  《環球時報》記者剛踏入中國兵器館,就看到入門處左右兩邊的高功率微波武器與VT4A主戰坦克、VT5U輕型無人化坦克,它們分別代表了這兩大類武器的趨勢——無人機對抗與無人機配合。小型無人機是典型的“低慢小”目標,尤其是面對現代戰爭中數量越來越多的小型自殺無人機集群攻擊,傳統防禦手段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作為新型定向能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結合了點殺傷與面殺傷的能力,通過向指定方向釋放特定頻率的高能電磁波,燒燬無人機內部的電子元器件,從而達到消除無人機威脅的效果。據介紹,這次中國兵器館出現的兩款高功率微波武器均具備獨立作戰能力,它們分別裝在不同底盤上,其中輪式戰車底盤越野能力更好,適合為機械化部隊提供伴隨式野戰防空掩護;而重型卡車底盤攜帶的微波武器功率體積更大,適合執行要地防禦等任務。

  同時,機動靈活的無人機和無人地面裝備又給地面部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開闊視野。例如這次參展的VT4A主戰坦克,不但加裝了先進的主動防禦系統和電子干擾系統對抗威脅越來越大的自殺式無人機,而且還配備多個小型車載無人機,在需要時可以釋放這些無人機“探路”,提前發現周圍的可疑威脅。而VT5U輕型無人化坦克則可以指揮附近的其他無人地面作戰車輛協同行動,多型機器狗則可以配合步兵前進,提供偵察和火力壓制等協助,甚至組成“狼群”協同作戰。

  海:無人艦艇首次現場參演

  本屆珠海航展還首次開闢專門展示無人機、無人船、無人系統的“第二展區”。觀眾在這裡可以欣賞到無人艦艇和無人機的精彩表演。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全球首款大噸位隱形無人艇“虎鯨”在本屆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它採用高度科幻的三體船設計,與美國海軍“海上獵人”無人反潛艇有幾分相似。但與後者主要執行反潛任務不同,此前的公開報道顯示,“虎鯨”搭載有相控陣雷達、防空導彈和小型無人直升機,具備防空、反艦和反潛作戰能力。

  10日,大噸位隱形無人艇“虎鯨”在珠海航展首次公開亮相。(視覺中國)

  中國最大的無人船艇企業珠海雲洲智能公司也攜帶一大批無人船、無人艇集中亮相,包括警戒巡邏無人艇、巡查取證無人艇、海洋探測無人艇等多種型號。其中L30警戒巡邏無人艇,最高航速35節,可根據任務需要選配強聲拒止、微波拒止等裝備,執行警戒驅離、巡邏值守、偵察取證、緝私等任務,替代人力全天候開展水上定點值守、精準鎖定水上目標、高速追蹤可疑船隻。值得一提的是,在航展現場,雲洲智能公司還將展示無人艇集群的協同作戰能力,通過圍繞漂浮目標衝擊爆破、動態目標阻擊攔截、編隊漂移過彎等展示無人艇編隊多樣化任務能力。

  航天科工集團則在展&上展出了多種對海作戰的精確制導武器,包括外界高度關注的CM-401反艦導彈武器系統、CM-708UNB潛射反艦導彈武器系統、YJ-12E超音速反艦導彈系統等。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