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對比以色列與伊朗軍力:“都很強大,但各有所長”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28 08:48:48
來源:參考消息

外媒對比以色列與伊朗軍力:“都很強大,但各有所長”

字體: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聞》日報網站10月24日刊發文章,題為《伊朗和以色列軍力都很強大,但各有所長》,作者是美國政治學家馬吉德·拉菲扎德。文章摘編如下:

  隨着以色列和伊朗兩國的緊張局勢升級,衝突正從單純的不對稱作戰發展到對對方領土的直接打擊。這種新的敵對狀態引發人們對兩國軍事能力的關注,有分析人士和專家評估了兩國武裝部隊的優勢和劣勢。

  軍事能力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分析,以揭示一個國家的作戰準備和戰略力量,這為以色列和伊朗的軍力對比提供了一個評估框架。

  一個國家的國防預算是其軍事實力和發展重點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專門用於發展和維護軍事資産的資源,如人員、技術和武器系統等。

  據報道,在美國慷慨的軍事援助下,以色列的國防預算大幅高於伊朗。目前以色列每年的國防開支為234億美元,美國每年為其額外提供31.8億美元,這是美以之間一項長達十年的協議的一部分。這種財政支持讓以色列能夠採購先進的武器系統,獲得技術上的優勢。

  由於國際制裁和經濟限制,伊朗的國防支出要少得多。據報道,伊朗2023年的國防開支為103億美元,不過由於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經費情況沒有公布,總體開支可能更高。伊朗依靠不對稱戰術來彌補國防預算較低的劣勢,例如使用代理人網絡和部署能夠打擊其地區對手的導彈部隊。

  10月26日,約旦河西岸北部圖勒凱爾姆濃煙升起。(法新社)

  兵力是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役人員方面,以色列國防軍擁有大約17萬名士兵,並有一支可以迅速動員的後備部隊,使其可用的軍事人員總數達到約46.5萬人。然而,伊朗的可用兵力要超過以色列。據估計,伊朗有58.7萬名現役人員,包括正規軍、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準軍事部隊。

  就軍事準備而言,由於持續的作戰行動以及現代化的訓練計劃,兩國軍隊都被認為訓練有素、裝備精良。

  在武器系統上,以色列似乎擁有技術優勢,特別是在空中力量方面。它擁有包括F-35和F-16在內的339架戰鬥機,以及各种先進的無人機,使其能夠保持空中優勢。以色列還擁有尖端的導彈防禦系統,如“鐵穹”系統、“大衛投石索”導彈防禦系統和“箭”導彈防禦系統,可以攔截中短程導彈。它的後勤網絡非常強大,保證部隊能快速機動和部署。

  伊朗通過龐大的彈道導彈武器庫——包括“流星3”和“征服者-110”型導彈來彌補其空中優勢的不足。這些導彈的打擊範圍覆蓋整個中東地區。伊朗的無人機能力也在日益增強,並倚重無人機部署不對稱作戰戰術。它的後勤能力雖然比不上以色列,但其廣泛的地區代理人網絡補強了它的後勤能力。

  在地理位置方面,伊朗擁有戰略優勢,因為它位於霍爾木茲海峽沿岸,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石油供應要經過這個重要水道。如果發生衝突,伊朗可以通過封鎖或襲擊該海域的船隻來威脅或破壞全球石油供應。相比之下,以色列的地理位置不佔優勢。不過它距離中東其他國家很近,使其能在地區迅速投放軍事力量。

  伊朗的一個關鍵優勢是其利用地區代理人的能力。與此同時,以色列則受益於與美國的緊密聯盟,保證它擁有佔據優勢的軍事技術和情報支持。

  在技術方面,以色列軍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軍隊之一。它的情報系統、網絡力量和精確制導武器使其在現代戰爭中佔優。在衛星技術的支持下,以色列在導彈防禦技術、電子戰和情報收集技術上也位於世界前列。與此同時,伊朗雖然在先進技術上不如以色列,但其在發展本土防禦技術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

  總之,以色列和伊朗的軍事能力展現出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它們之間的全面戰爭將給兩國和更廣泛的中東地區帶來毀滅性後果。兩個國家本身都很強大,只是兩者的戰略和軍事理論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作戰方式。(編譯/郭駿)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