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首頁  新聞中心  國際  體育  軍事  論壇  台灣  IT  法治  軍事  汽車  文娛  會展  圖片  收藏  飲食  周末  賀卡  就業
政府在線  焦點網談  財經  證券  電視  教育  學校  讀書  直播  言論  訪談  科技  傳媒  音樂  房産  時尚  專題  旅游  健康

     首頁   親歷抗戰 紀念活動 戰史一頁 抗日名將 紀念場館 抗日戰歌 重要論述 戰地今昔 抗戰啟示錄 二戰回憶
紀念大會視頻直播 >>更多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現場
更多 >>>
  上午10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現場直播。[胡錦濤講話摘要] [李水清 何魯麗 周強講話] [圖片] [視頻] [論壇] 詳細內容|更多
全部內容 >>>
在線交流
重溫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抗戰報道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抗戰》序言
晉南大捷戰之始末
遊擊生活三個月
日寇大舉進攻冀察晉邊區
八路軍開始第一個大勝利
從軍事觀點上來觀察盧溝橋事
  更多 >>>
圖片故事   更多 >>>
歷史評述:日本侵華戰略方針的歷史演變
抗戰勝利大事記:團結奮鬥 並肩戰鬥[組圖]
抗戰勝利大事記:共産黨抗日武裝戰史[組圖]
受降全記錄[組圖]
民族敗類的下場──漢奸大審判[組圖]
中國抗戰:反法西斯戰爭重要組成部分[組圖]
歷史記住這一刻──日軍投降圖志[組圖]
熱愛祖國是一種力量──台灣抗戰歲月的回首
紀念抗戰 面向未來[組圖]
紀念活動   更多 >>>
不能忘卻的日子[組圖]
抗戰時期保育生聚會南京[組圖]
“九一八”事變75周年圖片展[圖]
各地紀念“九•一八”事變75周年[組圖]
牢記歷史[組圖]
抗日人物   更多 >>>
堅貞不屈的黨員━━冀雲程
以血肉之軀呼喚抗日救國──黃誠
中國民兵著名戰鬥英雄──李殿冰
堅貞不屈 視死如歸━━王孝錫
忠勇為黨願舍生━━楊超
珍貴文物   更多 >>>
日本友人捐贈歷史照片[組圖]
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得到妥善保護
殖民中國的鐵證--《滿洲農業移民入殖圖》
文物背後的故事•曆盡滄桑中山艦
愛國華僑捐獻的收報機
暴行實錄   更多 >>>
屠城血證──南京大屠殺68周年祭[組圖]
新聞背景:“九一八”事變[組圖]
90高齡的中科院院士公布日軍侵華又一鐵證
罪惡之源-圖説日本軍國主義[組圖]
日本兵“戰地日記”再現日軍侵華暴行[組圖]
局部抗戰階段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按照侵略中國的預定計劃,將瀋陽附近柳條湖一帶南滿鐵路路軌炸毀,然後誣稱是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由悍然向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奉天(瀋陽)城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放棄了有組織的抵抗,日軍只用4個月零18天,就佔領了東北全境,並在此扶植了溥儀為皇帝的偽滿洲國政府。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武力侵華的序幕,也使日本成為亞洲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當記者前往瀋陽採訪研究“九一八”的相關人士時,以“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井曉光館長為代表的一批專家學者不約而同地提醒記者,“‘九一八事變’準確的稱謂應該是‘九一八侵略戰爭’,而中國抗戰的起始時間也應該從這一天算起,同時在這 裏中國人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從918開始到1937年77事變,這個階段應該説是局部抗戰,其中包括東北軍、義勇軍和抗聯。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田中奏折》顯野心

九一八事變

東北抗聯戰士
1933年3月-5月:抗戰烽火:長城抗戰[組圖]

長城抗戰示意圖

中國軍隊的炮兵

偽"華北民眾自立團"
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一二八淞滬抗戰[組圖]

廟行大捷

張治中在指揮作戰

19路軍視死如歸
  更多 >>>
二戰全景——太平洋戰場
      正當歐洲戰場上戰火熊熊之際,遠東擴張成性的軍國主義國家-日本也在磨刀霍霍。日本為了在亞太地區建立起它夢寐以求的“大東亞共榮圈”,於1941年7月確定了“南進戰略”。
   1941年10月,極端好戰的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加快了準備戰爭的步伐。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7點55分,從日本機動部隊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轟炸機襲擊了珍珠港中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珍珠港的慘敗促使美國舉國一致地投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太平洋戰爭從此拉開了帷幕。

日軍偷襲珍珠港 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日本外相訪問柏林

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

美國對日宣戰
珊瑚海海戰

“列剋星頓”號航母

美國SBD俯衝轟炸機

“列剋星敦”號爆炸
中途島海空大戰

“霧島”號戰列艦

美準備迎擊日本艦隊

“赤城”號被擊中
  更多 >>>
全面抗戰階段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由局部侵華發展為全面侵華戰爭。它表明日本法西斯首先將局部戰爭推向世界性規模。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雙方投入兵力400余萬人,戰火遍及10多個省區,面積60余萬平方公里。中日戰爭成了當時世界基本矛盾在亞洲全面激化的最高形態。蘇、美、英等國均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中國的抗日戰爭中來。愛因斯坦、羅素和羅曼羅蘭等國際知名人士聯名發表宣言,譴責日本的侵華政策;蘇聯和美國直接派遣空軍志願隊來華,與中國空軍並肩對日作戰;朝鮮、印度、加拿大等10余國志願援華友人陸續來到中國戰場,投入到抗日鬥爭的洪流中;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各國人民通過捐款、捐物等手段,支援中國抗戰……中國人民在東方開闢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中國抗日戰爭的勝敗直接影響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進程。無怪美國二戰史委員會主席和國際二戰史委員會副主席戴德華教授和以色列教授夏阿龍等人撰文明確提出: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1937年:浴血東方——中國開闢反法西斯東方戰場[組圖]

遠征軍入緬作戰

水上的飛將軍雁翎隊

行進在水中的雁翎隊
1940年:抗戰烽火: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態勢圖

八路軍收復娘子關

八路軍炮兵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崑崙關戰役要圖

展示繳獲的日軍軍旗

中國軍人歡呼勝利
  更多 >>>
日本早期對華侵略

      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是由來已久的1552年和1597年,豐臣太吉兩次發兵侵略朝鮮,妄圖以朝鮮為跳板,侵略中國,征服亞洲。他的狂妄侵略行徑被朝鮮人民和朝中聯軍徹底粉碎。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台灣、吞併朝鮮後,就陰謀獨佔整個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壟斷資本大發戰爭財,經濟實力急劇膨脹,成為公認的"帝國主義爆發戶"。進入20年代,發生了戰後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日本受到這場危機的衝擊。日本統治集團決定發動大規模侵略中國和亞洲的戰爭,以擺脫經濟和政治危機,爭奪新的原料産地和商品市場,並全面控制中國進而控制亞洲,稱霸世界。

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圖]

台灣志士被押赴法場

抗日名將劉永福

霧社起義發動者
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組圖]

集結在大連的日軍

日俄戰爭中的俄軍

南滿鐵道株式會社
1915年: “二十一條”

"二十一條"喪權辱國

進入山東的日軍

“五.四”運動
  更多 >>>
經典電影

電影《太行山上》故事梗概[圖]
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將展播優秀抗戰電影
《為了勝利》:血染的史料首次面世
為抗戰英雄而歌——訪《太行山上》編劇陸柱國
更多...
電視播報

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二)
一個收藏戰爭的人--段生馗
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將展播優秀抗戰電影
《東北抗日聯軍》首次披露十四年抗戰故事
更多...
視頻檔案

唯一健在中國隊員龍啟明 飛虎生涯[視頻]
山東棗莊再現鐵道遊擊隊場景
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談抗日戰爭
[社會記錄]追思抗日無名英雄
更多...
紀念場館
武漢決定把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建成一座紀念館
天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系列景觀落成
上海金山衛侵華日軍登陸處遺址重修後正式開放
抗日民族英雄范築先銅像在邯鄲揭幕
北京焦莊戶修復抗戰地道 遺址紀念館新館昨開放
探訪大陸首個國民黨抗日紀念館
淞滬抗戰(網上)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兒莊大戰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更多...
抗日戰歌
經典回放:傳唱至今的十大經典抗戰歌曲
《地道戰》
《在太行山上》
《遊擊軍》
《遊擊隊之歌》
《怒吼吧,黃河!》
《救國軍歌》
《黃水謠》
《黃河怨》
《黃河頌》
更多...
抗戰啟示錄
衛國戰爭和抗日戰爭:兩大戰場 兩則啟示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 王毅大使發表講話[全文]
國際論壇:抗戰歷史上耐人尋味的巧合與註定
正義審判不容否定
新華時評:從“八一四”到“八一五”
血祭盧溝 毋忘歷史
抗戰啟示錄:自強者勝
靖國神社甲級戰犯 南京大屠殺元兇:松井石根
抗戰遺址保護亟須引起重視
本多立太郎:一個日本老兵的戰爭懺悔
更多...
二戰全景展示:巴爾幹和北非戰場 歐洲戰場 蘇德戰場 太平洋戰場
戰史一頁
二戰一幕:英國袖珍艇曆險炸“高雄”
納粹曾招募自殺飛行員企圖撞擊紐約高層建築
二戰時運載645名水兵的澳大利亞巡洋艦冤沉大海
日在東南亞藏寶秘密:設175個藏寶點 美得利數百億
麥克阿瑟用5支筆簽受降書 分贈戰友和西點軍校
美軍“收購”日本731部隊人體實驗情報揭秘
美國向廣島投原子彈的飛行員:帶氰化毒丸上飛機
執行廣島任務美飛行員:我不後悔投擲原子彈
他目睹長崎原子彈爆炸 曾深入秘密原子帝國[圖]
俄披露蘇聯對日宣戰內幕 指美利用日本對付蘇中
更多...
二戰紀念活動
俄羅斯舉行二戰結束60周年紀念大會
瀋陽“二戰盟軍戰俘集中營舊址”紀念館試展
新加坡樟宜博物館推出新的二戰展覽
中外二戰老戰士在“飛虎隊”紀念館廣場大聯歡
歷史結下的情誼——中蘇老戰士歡聚側記
並肩作戰捍衛和平 聚首期待永遠和平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白求恩 中加友誼永遠的名片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尋訪路易•艾黎的印跡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親人記憶中的馬海德
更多...
遺跡尋訪
獨立寒秋憶流年——訪韓國白凡紀念館館長金信
中外專家認定:黑龍江東寧要塞是二戰最後戰場
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尋訪二戰太平洋戰爭遺跡
本多立太郎:一個日本老兵的戰爭懺悔
“二戰最大海難”主角要重見天日
150位倖存者呼籲建奧斯威辛集中營國際教育中心
回首二戰:斑駁不堪馬其諾
世紀之痛——廣島長崎成火海
世紀之痛——我們聞到了死亡的氣息
通訊:尋訪二戰克裏米亞戰場
更多...
親歷二戰
塔拉斯•舒德洛:忘不了勝利的那一刻
伊德里斯•卡裏耶夫:希望永遠不再有戰爭
這是我們共同戰鬥過的地方! 訪蘇對日作戰老兵
中國讓她魂牽夢縈--訪新西蘭國際友人的侄女
參加過對日作戰的白俄老戰士呼籲年輕人珍惜和平
抗日戰爭使阿塞拜疆老戰士與中國結緣
續寫“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英國老兵63年後重返舟山 血淚控訴日軍野蠻行徑
地獄般的戰俘生涯 一位荷蘭抗日老兵的痛苦回憶
菲百名慰安婦抗議日本逃避二戰暴行 反對日入常
更多...
二戰啟示錄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 王毅大使發表講話[全文]
日刊:戰後60年,日本外交大敗退
從報復心理到和平意識 廣島長崎如何看戰爭 圖
廣島原子彈爆炸60年 應當記取怎樣的歷史教訓
以法律維護二戰勝利成果
新聞分析:如何看待二戰後的東亞
二戰定天下
日本戰爭賠償誰蒙其惠
日本右翼的戰後源頭
戰時日本:國民被誰裹挾?
更多...

抗戰史上的今天
  [10月25日] 1938年,武漢會戰歷時四個半月,是日結束。歷經大小戰鬥數百次。 進入
日 歷
24日23日22日21日
20日19日18日17日
16日15日14日13日
12日11日10日9日
8日7日2日10月
30日29日28日27日
更多...
親歷抗戰
堅貞、聖潔而崇高的“丹娘” ━━施奇
永遠的豐碑:矢志不渝圖存亡━━江上青
抗日英雄譜:日本友人——加藤克己
讓日寇漢奸聞風喪膽的“神槍手”——劉黑仔
“永愛中華 此志不渝”——莊希泉
九一八後親歷淪陷區生活—訪九台市84歲老人徐福
全民族抗戰的歲月裏領袖的光輝形象
《晉察冀日報》老新聞戰士重走“遊擊辦報”之路
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群體 王殿元等十烈士
烽火中的紅燭--尋覓抗戰中的教師
  更多 >>>
抗日名將
抗日英雄譜:美國革命作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
抗日英雄譜:寧死不屈女軍工——安順花
兩淮風雨慰忠魂——彭雪楓將軍犧牲前後的故事
“我老爸是主張國共真正合作的”
我父親主持芷江受降—蕭毅肅將軍之子深情回憶
抗日老戰士——王誠漢
抗日老戰士——李水清
抗日老戰士——張铚秀
抗日老戰士——楊一木
抗日老戰士——劉建章
  更多 >>>
紀念活動
罪惡之證 歷史之鏡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巡禮
平頂山慘案殉難同胞公祭大會[組圖]
兩岸藝術家南京同歌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
兩岸抗戰老戰士南京聚會
中國抗戰60周年圖片展在波蘭集中營展出[組圖]
飛虎隊老兵三度“飛臨”雲南昆明
“飛虎隊”老隊員: “我們為和平而來”
41名美國援華老兵在勝利之城戴上和平胸章
二戰英雄喜相逢 攜手種下和平樹
李鐵映會見參加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的韓俄代表團
王楚英憶日軍投降儀式:勝利的時刻 我終身難忘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讓咱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二戰老兵芷江大聯歡
“飛虎隊”紀念館在中國芷江開館
駝峰航線隊員:和平是最好的禮物
  更多 >>>
戰史一頁
史海回眸:1931年9月18日當天
歷史資料:九•一八爆發原因和背景
戰史回眸:抗戰中戰線最長規模最大的武漢會戰
通訊:9月9日——日本向中國投降簽字日
八路軍的殺手锏:只有一門炮的山炮連
被中國抗日軍民擊斃的日軍將帥
紀念抗戰勝利特稿:受降全記錄
日投降儀式策劃者日記公開 麥克阿瑟簽字用6支筆
衛國戰爭傳奇:為《喀秋莎》而戰[附圖]
美軍“收購”日本731部隊人體實驗情報揭秘
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凝聚——“武漢抗戰”回眸之四
國共兩黨合作的見證——“武漢抗戰”回眸之三
戰鬥在白山黑水間的抗日力量
從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看香港抗戰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史實
  更多 >>>
重要論述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 王毅大使發表講話[全文]
中國何以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日戰爭宣言
薄一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的成功實踐
中國共産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抗戰勝利:新中國金融的搖籃--冀南銀行
軍報:偉大的歷史壯舉 不朽的愛國篇章
華北抗日根據地:敵後抗戰的偉大壯舉[組圖]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擎天一柱:中國的抗日戰爭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毛澤東論抗日戰爭
毛澤東: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
毛澤東:論持久戰
毛澤東題詞:“慶祝抗日勝利,中華民族解放萬歲。”
鄧小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日的題詞
  更多 >>>
國際援助
印度援華抗戰:“在我們記憶里長存到永遠”/圖
國際援華醫療隊與中國人民並肩抗戰功績永載史冊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飛虎隊隊長陳納德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史實
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
國際主義戰士羅生特
國際主義戰士路易•艾黎
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愛潑斯坦
追憶長眠在中國大地上的異國飛將[圖]
  更多 >>>
戰地今昔
踏訪抗戰遺址:《晉察冀日報》社舊址
狼牙山:歲月帶不走英雄傳奇--抗戰尋訪
歲月無痕悠悠去--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前追思
國共兩黨合作的見證——“武漢抗戰”回眸之三
抗日戰爭文化城桂林國際名人蹤影尋訪
揭露日本侵晉滔天罪行 《日本侵晉實錄》首發
遺留毒氣能殺死全人類 踏訪日本“毒氣島”
長城喜峰口與《大刀進行曲》
瀋陽北大營將建抗日戰爭第一槍紀念碑
青山碧血祭忠魂——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散記
  更多 >>>

Copyright © 2000 - 200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