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軍語的戰鬥力
2020-03-07 10:04:32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不少在軍隊范圍內使用的軍語在相關講話、文件、新聞、交流中被廣泛使用,發揮了傳遞資訊、統一認知、協調行動的作用,體現了軍語的戰鬥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人民戰爭”就是組織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的戰爭,是“14億人在戰鬥”,每個人都是戰“疫”的一分子。“總體戰”就是舉全國之力,全面部署、全民動員、全方位行動之戰。“阻擊戰”就是以有效的手段阻止、遲滯病魔“進攻”的“作戰”行動。

    “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等軍語在抗擊疫情中的使用,使全國人民充分認識到,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需要全民參與、眾志成城,有效阻止、務必全勝。

    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關係國家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和對外開放、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一場與病魔搏鬥、進行生死較量的“戰爭”。因此,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自然而然地使用了不少軍隊和軍人使用的軍語,特別是涉及“戰”字的軍語,如“戰爭”“戰役”“戰鬥”“決戰”“戰術”“戰時”“戰局”“戰場”“戰位”“戰士”“保衛戰”“遭遇戰”“戰鬥精神”“戰鬥作風”,等等,還有與“戰爭”有關的軍語,如“指揮”“部署”“動員”“命令”“前線”“裝備”“危機預警”“戰略決策”等。

    這些軍語迅速擴大到全民、全社會使用,使統帥的指示得到貫徹落實,使嚴重的疫情得到統一認知,使抗疫的措施得到精準實施,使奮戰的精神得到及時弘揚,充分發揮了重要的戰鬥力。

    軍語是軍隊在作戰、訓練及其他軍事行動和工作中統一使用的規范化軍事用語,是軍人履職盡責的標準用語。從社會生活實踐看,包括上述軍語在內的有些軍語已不再局限于軍隊和軍人使用,也不僅局限在戰時使用。在和平時期,由于嚴重疫情或重大災害等發生時的語用環境,與戰爭和軍事領域具有不少相似性,加之與言語交際中的心理因素相關聯,軍語往往會被延伸使用,語義泛化,趨向全民化,並在其中産生戰鬥力、感染力。

    在嚴重疫情或重大災害等被視為“戰爭”的語用環境下,軍語傳輸的就是戰時號令,就是戰鬥行動,就是作戰要求。軍令如山,不僅僅針對軍人,普通群眾也應聽從指揮,做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更為重要的是,每當面臨形勢嚴峻、困難重重的不利環境和條件,相關軍語使用的背後,也充分反映了人民軍隊永遠與人民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並肩戰鬥、共克時艱的魚水深情,也折射出人民群眾對人民軍隊和人民子弟兵的認可認同和信任信賴。

    在我國數千年歷史中,兵書和兵論篇章是傳統軍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學名詞術語等軍事用語也隨著軍事文化滲透到社會其他層面。其中,相當一部分軍事用語源遠流長,在當今社會中仍在使用。如“攻”“守”“矛盾”“將帥”“知彼知己”“旗鼓相當”,等等。在當今的體育比賽、商業競爭等社會活動中,人們也經常使用有關軍語,如“體育即戰爭”“商場如戰場”。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軍語以其準確、簡明、規范、統一的特點和權威性、規范性、強制性的法律屬性,作為軍地協同、聯防聯控、並肩戰“疫”中不可缺少的規范交際工具,成為交流資訊、統一認知、組織抗疫、協調行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用語。

    軍語使用范圍的拓展和延伸,不僅基本滿足了抗擊疫情中交際的實際需求,也大大增強了軍語的生命力。這就是軍語的力量和獨特作用所在。

    (作者:楊魯,係軍事科學院軍事法制研究院研究員)

+1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初春拉魯濕地
初春拉魯濕地
“城市擺渡人”的堅守
“城市擺渡人”的堅守
汶川姑娘馳援武漢的七次請戰
汶川姑娘馳援武漢的七次請戰
花香伴春耕
花香伴春耕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1050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