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屋場 也是“魅力舞場”——來自“廣場舞服之鄉”的見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9 11:29:12
來源:新華網

美麗屋場 也是“魅力舞場”——來自“廣場舞服之鄉”的見聞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美麗屋場 也是“魅力舞場”——來自“廣場舞服之鄉”的見聞

  新華社記者

  全國有近一半的廣場舞服裝來自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得知這個“冷知識”慕名前往採訪的記者又發現,這裡的美麗屋場,成了廣場舞愛好者們展示自己的“魅力舞場”;美麗鄉村建設,在廣場舞這個載體中有了新鮮的表達方式。

  每年一千款 每套幾十元

  走進位於赫山區泥江口鎮的益陽市湘銀之舞服飾有限公司車間,五顏六色、令人眼花繚亂的生産線一片忙碌。工人在智能裁床、智能吊挂系統等現代化設備的幫助下,最快幾十秒就可以完工一件廣場舞服。

  “全區的廣場舞服裝生産發端於2010年,大部分企業都是曾經的內衣廠轉型而來,目前註冊的廣場舞服裝企業共有87家,每年推出的款式有一千款。”湘銀之舞是赫山區廣場舞服裝協會會長企業,公司負責人何斌介紹,作為風靡全國的運動,要想“眾口皆調”,款式當然是越多越好。而每款至少又有8個尺碼、7種顏色,這兩年流行的“多巴胺”“馬卡龍”色系也應有盡有。

  赫山區多三針製衣廠負責人李曉露説:“我們還會結合年齡結構、地域因素來進行設計,比如同樣是‘鬼步舞’,就得同時推出老年款和年輕款,甚至兒童款。再比如健身操,就得遵循‘北方看版型、南方看款式’的規律。”

  設計出“爆款”舞服還有一條秘訣,就是關注業內知名和活躍在各大短視頻&&的領舞老師,他們不僅對潮流最敏感,而且每個人都擁有大批穩定的擁躉。一些新款廣場舞服在推出之際,廠家會先交給領舞老師們以直播帶貨的形式“試賣”。“我們賣得最火的一款多功能廣場舞服,從推出至今的5年時間裏,累計銷量超過100萬件。”李曉露説。

  全國有近一半的廣場舞服裝來自赫山區。當地政府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非常重視這個産業,成立了廣場舞服裝協會,還組織了不少廣場舞比賽,期待産業和運動形成良性的互動。據何斌估算,這個産業在當地能帶動近20億元的産值。

  “2023年開始,我們連續兩年把兩者結合,同步舉辦了全區廣場舞大賽和廣場舞服裝博覽會。”赫山區商務局副局長曾達峰介紹,兩屆會展銷售各類廣場舞服裝累計超100萬件。

  發達的廣場舞服製造業與當地火熱的廣場舞氛圍形成了相互促進的關係。赫山區新媒體協會會長、廣場舞達人徐果亮估計,總人口約90萬人的赫山區,廣場舞愛好者在10萬人左右。在區裏的佳寧娜廣場、秀峰公園、梓山湖公園等廣場舞聚集地,每個地方每天都有上千人展示着自我。

  “據我觀察,有些廣場舞‘發燒友’擁有30多套服裝,即便是初學者,一個人也有七八套。”徐果亮説,一套服裝便宜的二三十元,貴的也不到百元,加上每支舞蹈對着裝的要求也不同,而且還要分春夏的短袖、裙子,秋冬的長袖、套裝,所以每人有個十來套廣場舞服裝並不奇怪。

  美麗屋場 魅力舞場

  “注意表情!注意表情!”在赫山區泉交河鎮新松樹橋村,益陽市廣場舞協會會員、“90後”小夥兒曹磊正在指導一群“60後”大姐排練一支新舞,過幾天,他們要去參加區裏的比賽。

  他們的排練場地,就在村裏前年竣工的美麗屋場。屋場原本是指一個比村落更小的聚居點,在湖南,如今泛指村裏可供村民休閒、聚會的公共活動場地。

  實現脫貧攻堅勝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後,湖南各地都在打造美麗屋場,赫山區也不例外。當地的美麗屋場包含一水、一道、一廁、一墻、一亭、一場,其中“一場”又包含一個舞&和廣場。而赫山區也致力於將美麗屋場打造成村民們的“魅力舞場”。

  記者看到,新松樹橋村的美麗屋場除了6個必備要素,還有健身器材、兒童游樂設施以及照明燈,舞&加上廣場的面積,大概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曹磊説,美麗屋場建起來後,很有利於廣場舞的普及。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學員的出勤率和效率越來越高。”曹磊説,他每年要下鄉教學30多場。以前,教學可能是在某個村民家的院壩,或路邊一塊空地進行,導致出勤率一直上不來。如今,不僅有固定、寬敞的場地,照明燈和挂在樹上的氛圍燈也能在晚間教學時,讓村民們能把自己的動作看得更清楚,跳起來也更有感覺。

  “我們村人口比較多,經濟條件也不錯,所以一共建了3個美麗屋場。”新松樹橋村婦女主任周元中説,每個屋場都固定有一支30多人的廣場舞隊伍,大家不僅自己跳,還經常邀請別的村來交流“鬥舞”。“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是歌不停、舞不斷。”

  赫山區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夏艷輝介紹,目前全區已累計建成155個美麗屋場。在有了固定排練、教學、交流和比賽場地的基礎上,赫山區還通過舉辦全區大賽、“文藝輕騎隊”基層輔導培訓等活動進一步推廣廣場舞。

  “以前是跳個熱鬧,現在不僅要跳得專業、好看,還要追求潮流和個性。”在抖音&&擁有近87萬粉絲的益陽市廣場舞協會會長陳敏説,為了滿足群眾對廣場舞越來越高的要求,協會每年會組織上百人次的老師到基層教學,目前,全區已擁有420余支廣場舞隊伍,是2021年的兩倍。

  跳出健康 舞出精彩

  2023年,赫山區泉交河鎮奎星村的美麗屋場竣工,當時已有10年舞齡的“80後”村民陳澤平也在這一年召集村裏同齡的姐妹,組建了一支全新的廣場舞隊。

  隊員裏有開藥店的,有開小賣部的,有賣農資的,全部都是“80後”。最初,跳廣場舞是大家出於豐富業餘生活和鍛煉身體的自娛自樂,當隊員們把舞蹈視頻發到社交媒體後,請她們去表演的人越來越多。

  “兩年多時間我們出去表演了差不多有100場,今年國慶就演了3場。”隊員蔣海波説,這其中既有紅白喜事,也有生娃壽誕和喬遷升學。隊裏16名隊員,每個人接到表演邀請後會將信息發到群裏,如果時間衝突,就按信息入群的先後順序決定去演哪場。

  這促使大家不斷提升舞技和更新節目。隊員們不僅會跳舞,還會打鼓、舞龍、唱花鼓戲,平均一週就要排練出一支新舞。“既然要出門表演,就要保證節目的新鮮感。”陳澤平説。

  村裏對她們非常支持,不僅美麗屋場隨到隨用,而且免費拿出村部一間空房給隊伍存放裝備設備,甚至村幹部還幫練舞的隊員們帶娃。

  外出表演每年能給隊伍帶來數十萬元的收入,大家會拿出三分之一用來更新音響、舞龍和服裝等,三分之一用來支付日常出行和訓練成本,最後剩下的才成為隊員們的“工資”。

  但大家表演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隊員蔣娟説,她之前在外打工多年,回家之前一度擔心村裏的生活太單調乏味,如今,廣場舞讓她過得非常充實。蔣海波説,因為跳廣場舞而收穫了別人肯定、加深了自我認同,是她看重的事。

  去年,泉交河鎮從全鎮近3000名廣場舞愛好者中遴選出500名組建成19支村(社區)廣場舞隊,在19個村(社區)的美麗屋場舉辦了“鄉村廣場舞巡演”品牌活動,共開展廣場舞巡演20多場,服務群眾10多萬人次。

  “我們希望通過廣場舞,讓村民們跳出健康、舞出精彩。”泉交河鎮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蔡偉説。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